病毒性疱疹包括单纯疱疹病毒相关疱疹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相关疱疹,单纯疱疹病毒1型常引发口周等部位疱疹、2型多致生殖器部位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水痘、痊愈后潜伏成年后免疫力下降等可激活引发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原发感染多见于无免疫力儿童表现为发热等、复发感染常有诱因且病程短,带状疱疹多发生于成人沿神经走行呈带状分布伴明显神经痛,单纯疱疹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HSV-2可性接触传播,水痘通过飞沫等传播、带状疱疹水疱液接触可引起水痘,儿童感染VZV易患水痘需隔离等,老年人患带状疱疹神经痛风险高需关注,免疫低下人群感染病情可能更严重易复发需加强防护等。
一、定义与分类
病毒性疱疹是由疱疹病毒科病毒引起的一类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单纯疱疹病毒(HSV)相关疱疹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相关疱疹。其中,单纯疱疹病毒分为1型(HSV-1)和2型(HSV-2),HSV-1常引发口周、面部等部位的疱疹,HSV-2多导致生殖器部位的疱疹;VZV初次感染引起水痘,痊愈后病毒潜伏,成年后免疫力下降等情况可激活引发带状疱疹。
二、发病机制
(一)单纯疱疹病毒
HSV-1或HSV-2感染人体后,病毒可黏附并侵入皮肤黏膜细胞,在细胞内复制增殖,引起局部细胞病变。病毒还可沿神经末梢逆行至神经节(如三叉神经节或骶神经节)潜伏,当机体免疫力降低(如发热、劳累、感染等)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神经轴突下行至皮肤黏膜,引发复发感染。
(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ZV初次感染时,通过呼吸道黏膜或结膜侵入人体,经血流扩散至全身,在皮肤和黏膜细胞内增殖,引起水痘。水痘痊愈后,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功能减退(如衰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时,潜伏病毒被再激活,沿神经纤维移动至所支配的皮肤区域,复制增殖导致带状疱疹。
三、临床表现
(一)单纯疱疹
1.原发感染:多见于无免疫力的儿童,表现为发热、局部皮肤黏膜出现簇集性小水疱,可伴有局部瘙痒、灼热感,好发于口周、鼻腔、眼周等部位。
2.复发感染:常有诱因(如发热、月经、劳累等),表现为原有部位反复发作的簇集性小水疱,病程较短,一般1~2周可自愈。
(二)带状疱疹
多发生于成人,好发于单侧身体,沿神经走行呈带状分布的红斑基础上出现成簇水疱,常伴有明显神经痛,疼痛可为持续性或阵发性,年龄越大神经痛越明显,部分患者可遗留后遗神经痛。
四、传播途径
(一)单纯疱疹
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与患者共用毛巾、餐具等),HSV-2还可通过性接触传播。
(二)水痘-带状疱疹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水疱液传播;带状疱疹患者的水疱液中含有VZV,接触后可引起水痘,但一般不直接引起带状疱疹复发。
五、特殊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感染VZV易患水痘,需注意隔离,避免搔抓水疱以防继发细菌感染;HSV-1原发感染时可能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需关注体温变化,加强护理。
(二)老年人
老年人患带状疱疹时神经痛风险较高,机体恢复较慢,需密切观察病情,注意休息,必要时可在医生评估下进行相应处理,同时关注其心理状态,减轻疼痛对生活的影响。
(三)免疫低下人群
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免疫低下人群感染疱疹病毒后,病情可能更严重且易复发,需加强免疫防护,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出现症状时尽早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