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推拿有一定有效性,其作用机制包括调整脊柱力学平衡、缓解肌肉紧张等;临床效果在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方面有证据支持;不同人群推拿有注意事项,儿童要轻柔、老年要考虑骨质和健康状况、女性生理期要谨慎;存在禁忌情况,伴有严重腰椎骨质病变及急性发作伴明显马尾神经症状时不适合推拿。
一、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的作用机制
推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发挥作用。首先,它能够调整脊柱的力学平衡,改善腰椎的alignment(排列),缓解腰部肌肉的紧张状态。研究表明,推拿可以促进腰部肌肉的血液循环,减少肌肉痉挛,从而减轻对椎间盘的压力。例如,有研究发现,推拿能够使紧张的竖脊肌等腰部肌肉的肌电活动降低,表明肌肉紧张程度得到缓解。
二、推拿的临床效果证据
1.缓解疼痛方面
多项临床研究显示,推拿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在一些对照试验中,接受推拿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在治疗后有明显降低。比如,有研究对一定数量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推拿治疗,治疗前平均VAS评分可能在6-7分左右,经过一段时间的推拿治疗后,平均VAS评分可降至3-4分,说明疼痛得到了显著缓解。
2.改善功能方面
推拿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腰部功能。患者的腰部活动度,如前屈、后伸、侧弯等活动范围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有研究通过测量腰椎活动度相关指标发现,推拿治疗后患者的腰椎前屈角度平均增加了约5-10度,后伸角度也有相应增加,这表明腰部的功能得到了提升,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如弯腰、转身等动作会更加自如。
三、不同人群推拿的注意事项
1.儿童人群
儿童腰椎间盘突出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进行推拿时要特别谨慎。儿童的脊柱和椎间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推拿手法必须轻柔,避免使用过于强力的推拿操作。因为儿童的脊柱结构尚未完全成熟,不当的推拿可能会对脊柱的正常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幼儿的椎间盘弹性较好,但脊柱周围的肌肉、韧带等支持结构较弱,推拿力度过大可能会损伤这些结构。
2.老年人群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进行推拿时,要考虑其骨质情况和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老年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推拿时手法要适中,避免因手法过重导致椎体骨折等并发症。同时,老年人可能还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等其他慢性疾病,推拿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血压、心率等,防止因推拿引起身体不适,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等情况。
3.女性人群
女性在生理期时进行推拿要谨慎。生理期女性的腰部可能相对敏感,推拿时手法不宜过重,尤其是腰部的推拿操作要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力度。因为生理期女性的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过重的推拿可能会引起腰部的不适加重或者导致月经周期的改变等情况。
四、推拿的禁忌情况
1.伴有严重腰椎骨质病变
如腰椎肿瘤、严重的腰椎骨质疏松导致骨质脆弱等情况,不适合进行推拿。因为推拿可能会加重骨质病变相关的症状,甚至引起骨折等严重并发症。例如,对于已经确诊为腰椎肿瘤的患者,推拿可能会促使肿瘤周围组织的损伤加重,或者导致肿瘤细胞的扩散等不良后果。
2.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伴有明显马尾神经症状
当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出现大小便失禁、会阴部感觉异常等明显马尾神经症状时,推拿不是适宜的治疗方法。此时需要优先考虑更积极的医疗干预措施,如手术等,因为推拿可能无法解决马尾神经受压的紧急情况,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