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如调整生活方式(饮食清淡易消化、儿童保证营养均衡老人注意食物软烂程度、保持规律作息)、药物治疗(抑制胃酸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和H受体拮抗剂、胃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和硫糖铝)、针对病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时用四联疗法)以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用药谨慎、饮食营养合理搭配,老人考虑药物相互作用、注意饮食和作息)。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浓茶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糜烂性胃炎的症状。建议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软米饭、新鲜蔬菜等。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饮食调整也有差异,儿童应保证营养均衡,避免挑食、偏食;老年人则需注意食物的软烂程度,便于消化吸收。
作息方面: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长期熬夜会影响身体的生物钟,干扰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不利于糜烂性胃炎的恢复。
二、药物治疗
1.抑制胃酸分泌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上的质子泵,减少胃酸分泌,为胃黏膜的修复创造良好的酸性环境。其作用机制是特异性地抑制胃黏膜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浆内的管状泡上的H-K-ATP酶,从而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
H受体拮抗剂:像雷尼替丁等,能竞争性阻断组胺H受体,减少胃酸分泌。它主要作用于胃黏膜细胞上的H受体,抑制胃酸分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2.胃黏膜保护剂
铝碳酸镁:可以中和胃酸,并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屏障,吸附胆汁酸等有害物质,保护胃黏膜免受进一步损伤。其含有铝和镁的碱式碳酸盐,能迅速中和胃酸,可逆性、选择性结合胆酸,持续阻止胃蛋白酶对胃的损伤,增强胃黏膜保护因子作用。
硫糖铝:在酸性环境下形成硫酸蔗糖聚合物,能与溃疡或炎症处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膜,促进黏膜修复和愈合。它在胃内可释放出硫酸蔗糖和氢氧化铝,硫酸蔗糖被胃蛋白酶水解成带负电荷的八硫酸蔗糖,能与溃疡或炎症处带正电荷的蛋白质渗出物相结合,形成一层保护膜,促进黏膜再生和溃疡愈合。
三、针对病因治疗
1.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
如果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进行规范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例如,质子泵抑制剂选用奥美拉唑,铋剂选用枸橼酸铋钾,抗生素选用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等。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糜烂性胃炎的常见原因之一,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显著改善胃黏膜的炎症情况,促进糜烂的愈合。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生理特点,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时需要谨慎选择药物,充分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和儿童的耐受性;老年人则要注意药物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如阿莫西林可能引起的过敏反应等,用药前需详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糜烂性胃炎的治疗需更加谨慎,药物选择上要避免使用对儿童胃肠道刺激性大或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在一般治疗中,饮食调整要特别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保证儿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支持身体的生长和胃黏膜的修复。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药物治疗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使用某些药物时需要注意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在生活方式调整方面,老年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更要严格遵循饮食清淡、易消化的原则,作息调整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保证充足但不过度的睡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