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可通过中药内服、针灸推拿、情志调节、生活方式调整及食疗辅助等方式改善,中药内服据证型用药,针灸推拿选穴或按摩相关穴位调节,情志需调节保持舒畅,生活方式要作息规律、营造良好环境、适度运动,食疗选具安神助眠食物但仅作辅助。
一、中药内服治疗
中医认为失眠与脏腑功能失调等有关,可根据不同证型用药。例如心脾两虚型,多表现为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等,常用归脾汤加减,该方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之功,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其中一些药物成分能调节神经功能、改善睡眠相关的神经递质水平等;对于肝郁化火型,症见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等,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有清泻肝火之效,相关研究表明其对因肝火扰心导致的睡眠障碍有一定改善作用。
二、针灸推拿治疗
针灸:选穴上常根据辨证选取,如心俞、神门等穴常用于心脾两虚等证型的失眠治疗。针刺神门穴等能调节心经气血,起到宁心安神作用,现代针灸学研究证实针刺特定穴位可影响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过程,从而改善睡眠状态。常见的针灸方法包括毫针针刺、耳穴压豆等,耳穴压豆选取心、神门、皮质下等耳穴,通过按压刺激耳穴,调节相应脏腑功能来改善睡眠。
推拿:可通过按摩头部、颈部及身体相关经络穴位来调节气血流通。比如按揉太阳穴、百会穴等头部穴位,能起到疏调头部气血、镇静安神的作用;拿捏颈部的风池、天柱等穴,可缓解颈部肌肉紧张,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有利于改善睡眠。一般来说,推拿操作需由专业人员进行,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推拿手法和力度。
三、情志调节
失眠与情志因素关系密切,如长期焦虑、抑郁等易导致失眠。患者应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来放松身心,减轻精神压力。例如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冥想练习,专注于当下的感受,排除杂念,能帮助调整神经功能,改善睡眠。对于因情志不舒导致失眠的人群,家人也应给予关心和理解,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协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
四、生活方式调整
作息规律: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在周末也不随意打乱作息,让身体形成规律的生物钟,有利于调整睡眠节律。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都应遵循这一原则,儿童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有助于生长发育,成年人规律作息能维持正常的神经内分泌功能。
环境调整: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适宜的温度(一般18~25℃较为适宜)。合适的睡眠环境能减少外界干扰,使身体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比如选择合适的窗帘阻挡光线,使用耳塞降低噪音等。对于老年人和儿童,更要注意睡眠环境的舒适性,老年人对环境变化更敏感,儿童则需要安全、舒适的睡眠环境来保障睡眠质量。
适度运动:白天可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但应注意避免在临近睡觉前剧烈运动。适度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还能缓解压力,但运动时间需合理安排,避免因运动过度兴奋而影响夜间睡眠。不同年龄段和身体状况的人群运动方式和强度有所不同,例如年轻人可选择强度稍大的运动,而老年人则适合温和的运动方式。
五、食疗辅助
一些食物具有一定的安神助眠作用,可作为食疗辅助。比如莲子有养心安神功效,可煮粥食用;百合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可与银耳等搭配煮粥;红枣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效,可泡茶或煮粥。但食疗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替代正规的治疗方法。对于有特殊疾病或饮食禁忌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食用红枣需注意控制量等,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食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