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与非典在传播特点上均有人传人特性,新冠病毒传播速度较快、范围广且有变异株,非典早期防控措施相对易限传播范围;临床特征方面新冠患者表现多样,重症可致多种衰竭,非典患者有全身及呼吸道症状,老年等人群病情重;病原体特性上新冠属β属冠状病毒且有变异,非典属β属冠状病毒变异相对少但致病性当时较严重,不能简单判定两者谁更厉害,对不同人群需针对性防控救治。
一、传播特点对比
1.新型肺炎(以新冠病毒为例)
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较快,在人群中的传播呈现出较强的人传人特性,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以及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的气溶胶传播等多种方式。其传播范围较广,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都可能被感染,有基础病史的人群感染后病情往往相对较重。
例如,在一些人口密集、人员流动频繁的城市或地区,新冠病毒能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人群感染。
2.非典(SARS冠状病毒)
SARS冠状病毒的传播也具有人传人特性,但相对新冠病毒来说,其早期发现后采取的隔离等防控措施相对更易限制传播范围,不过在当时也造成了一定规模的人群感染,传播速度也较快,不同人群均可感染,但在一些高危职业人群(如医护人员等)中感染率相对较高。
二、临床特征对比
1.新型肺炎(新冠病毒)
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多数患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以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为主要表现。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不同年龄人群感染后的表现有差异,儿童患者症状相对较轻,多数表现为低热、轻中度咳嗽等;老年人群以及有基础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的人群感染后更易发展为重症,病情相对复杂且预后可能较差。
从一些临床研究数据来看,新冠病毒感染导致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在老年人群和有基础病史人群中更高。
2.非典(SARS冠状病毒)
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随后出现干咳、少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急促,甚至呼吸窘迫。非典患者中也有不同年龄和性别差异,同样老年人群和有基础疾病人群感染后病情相对较重,病死率相对较高。
三、病原体特性对比
1.新型肺炎(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其基因组特征与SARS-r-CoV有明显区别。新冠病毒具有一定的变异特性,不断出现新的变异株,如德尔塔变异株、奥密克戎变异株等,不同变异株在传播力、致病性等方面有所不同。例如奥密克戎变异株相对之前的毒株传播力更强,但致病性相对有所减弱,不过对于有基础病史等特殊人群仍具有较大威胁。
2.非典(SARS冠状病毒)
SARS冠状病毒也是β属冠状病毒,其变异相对新冠病毒来说相对较少,但其致病性在当时对人体的影响较为严重,尤其是对于一些免疫功能相对较弱或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总体而言,不能简单地判定新型肺炎比非典厉害或者非典比新型肺炎厉害,两者在传播特点、临床特征、病原体特性等方面各有特点,并且在不同人群中的表现也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对于不同人群,尤其是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有基础病史人群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防控和医疗救治,在防控方面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阻断传播途径,在医疗救治上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