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中呼吸功能锻炼及氧疗、控制感染依据痰菌结果选敏感抗生素、控制心力衰竭用利尿剂防电解质紊乱及正性肌力药慎选、控制心律失常据类型选药及加强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并发症等,不同年龄性别病史患者需考虑相应影响。
一、一般治疗
(一)呼吸功能锻炼
对于肺心病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有助于改善呼吸肌功能,提高呼吸效率。例如腹式呼吸锻炼,患者可取卧位或坐位,一手放于胸部,一手放于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每分钟呼吸7-8次,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这种锻炼方式可以增强膈肌活动度,增加通气量,尤其对于长期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导致肺心病的患者,能有效改善呼吸功能,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的患者均可进行,只要身体状况允许。
(二)氧疗
持续低流量吸氧是肺心病治疗的重要措施。一般吸氧浓度为25%-30%,流量1-2L/min。因为肺心病患者多存在慢性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持续低流量吸氧可以纠正缺氧,防止因缺氧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如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加重等。对于老年肺心病患者,由于其心肺功能相对较弱,低流量吸氧更为安全有效;女性患者在吸氧时需注意保持舒适体位,避免吸氧管对皮肤的压迫;对于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氧疗可以弥补其因吸烟导致的部分缺氧情况。
二、控制感染
根据痰涂片、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肺部感染是诱发肺心病急性加重的常见原因,及时、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可以控制肺部炎症,减轻患者的症状。例如,对于痰培养提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患者,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等抗生素。不同年龄的患者对感染的反应和耐受不同,老年患者可能感染症状不典型,需要更加密切观察感染指标;女性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需注意药物可能对月经等生理周期的影响;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糖尿病等病史,在选用抗生素时要考虑药物对血糖等指标的影响。
三、控制心力衰竭
(一)利尿剂
可选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如氢氯噻嗪等。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避免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等。对于肺心病右心衰竭患者,利尿剂的使用可以减少血容量,降低右心室前负荷。老年患者由于肾功能相对减退,使用利尿剂时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使用利尿剂要注意观察尿量和电解质变化;有肾功能病史的患者使用利尿剂更要谨慎,防止加重肾功能损害。
(二)正性肌力药
对于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心力衰竭患者,可考虑使用正性肌力药,如多巴酚丁胺等。但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因为正性肌力药可能会增加心肌耗氧量,对于老年、心功能较差的患者要谨慎使用。不同年龄的患者对正性肌力药的耐受不同,年轻患者可能相对耐受较好,但也需密切观察药物反应;女性患者在使用时要注意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以及可能出现的其他相关反应。
四、控制心律失常
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用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肺心病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肌缺氧、电解质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例如,对于房性心律失常,可根据情况选用胺碘酮等药物。不同年龄、性别和病史的患者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要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和对自身基础疾病的影响,如患有肝病的患者使用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要注意药物的肝代谢情况等。
五、加强护理
对于肺心病患者,加强护理非常重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协助患者排痰,定期翻身、拍背等。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预防压疮等并发症。不同年龄的患者护理重点略有不同,老年患者皮肤更脆弱,更要注意皮肤护理;女性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要注重人文关怀,给予心理上的安抚;有特殊病史如糖尿病的患者,在护理时要注意血糖的监测和控制相关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