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性荨麻疹需从多方面综合防控,包括避免接触诱发因素,如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带孩子去昆虫多的地方等;药物治疗辅助控制,外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软膏,口服抗组胺药物等;加强皮肤护理,做好保湿、避免搔抓;特殊人群如儿童、过敏体质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通过综合管理降低复发几率。
一、避免接触诱发因素
1.环境方面
丘疹性荨麻疹多与昆虫叮咬有关,如臭虫、跳蚤、蚊子、螨等。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要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清扫房间,尤其是墙角、床底等隐蔽角落,每周至少全面清扫一次。定期更换床单、被罩,建议使用热水清洗(水温在50℃以上可有效杀灭螨虫等),每月至少更换一次。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降低室内昆虫生存的环境。
避免带孩子去草丛、树林等昆虫较多的地方,尤其是在傍晚昆虫活动频繁的时间。对于有过敏体质的儿童,在春季花粉较多时,减少外出时间,如需外出可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具。
2.个人生活方式方面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每天至少洗澡一次。对于婴幼儿,要及时更换尿布,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避免因尿液、粪便刺激皮肤引发丘疹性荨麻疹。穿着宽松、棉质的衣物,减少衣物对皮肤的摩擦,棉质衣物透气性好,可降低皮肤过敏的风险。
二、药物治疗辅助控制
1.外用药物
对于皮肤瘙痒等症状,可使用炉甘石洗剂,它具有收敛、止痒的作用。儿童使用时要注意避免接触眼睛和黏膜部位。对于红肿明显的皮疹,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尤其是儿童,要注意使用的部位和疗程,一般连续使用不宜超过1-2周,避免长期使用引起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
2.抗组胺药物
口服抗组胺药物可缓解瘙痒等症状,如氯雷他定等。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年龄和体重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6岁以上儿童可使用氯雷他定片等,而2-5岁儿童可选择氯雷他定糖浆等。抗组胺药物一般在晚上睡前服用,可减少对日常活动的影响,但要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嗜睡等不良反应,尤其是对于需要保持清醒状态的人群,如驾驶员等,服用后要避免从事危险作业。
三、加强皮肤护理
1.保湿
保持皮肤的水分对于丘疹性荨麻疹患者很重要,尤其是在皮肤有皮疹的情况下。使用温和的保湿霜,如含有甘油等成分的保湿霜,每天可多次涂抹皮肤,尤其是在洗澡后立即涂抹,帮助皮肤锁住水分。对于婴幼儿患者,选择婴儿专用的保湿产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护肤品。
2.避免搔抓
要教育患者尤其是儿童避免搔抓皮疹,搔抓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引起继发感染。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如让儿童玩玩具等,来减少搔抓的行为。对于皮肤破损的患者,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可使用碘伏等进行消毒,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操作。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要更加谨慎。在选择药物时,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如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要选择儿童适用的弱效或中效制剂,且使用面积不宜过大。在环境控制方面,要确保儿童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如定期检查床上用品是否有昆虫残留等。
2.过敏体质人群
过敏体质人群在避免接触诱发因素方面要更加严格,要仔细排查可能的过敏原,除了昆虫叮咬外,还可能对食物、花粉等过敏。可通过过敏原检测等方式明确过敏原,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避免接触。在药物使用方面,使用抗组胺药物等前要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总之,丘疹性荨麻疹的根除需要从避免诱发因素、合理药物治疗、加强皮肤护理以及关注特殊人群等多方面综合进行,通过长期的综合管理来降低复发的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