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中晚期一般治疗需充分休息,饮食给高热量高蛋白维生素丰富易消化食物肝性脑病倾向时限蛋白,病因治疗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硬化据病毒用对应抗病毒药,对症治疗腹水可限钠水、用利尿剂、提高胶体渗透压、穿刺放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要急救、药物、内镜、手术治疗,肝性脑病需去除诱因、减少肠道毒素生成吸收、纠正氨基酸紊乱,防治并发症感染要早足量联合用抗生素,肝肾综合征避肾毒性药等诱因用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晚期可肝移植,特殊人群老年要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儿童需注重营养支持和个体化综合管理,女性要考虑特殊情况对治疗的影响。
休息:中晚期肝硬化患者需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因为过度劳累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病情恢复。休息可减轻肝脏的代谢负担,促进肝细胞修复。
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维生素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高蛋白饮食有助于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肝细胞修复,但如有肝性脑病倾向时应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高热量饮食能为机体提供足够能量,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可补充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易消化的食物可减少胃肠消化负担。
病因治疗
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硬化:如果是乙肝病毒引起的,可根据病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符合抗病毒指征的可选用恩替卡韦等;如果是丙肝病毒引起的,可使用直接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以抑制病毒复制,延缓肝硬化进展。
对症治疗
腹水的治疗
限制钠、水摄入:钠盐摄入应限制在1-2g/d,进水限制在1000ml/d左右,如有低钠血症则应限制在500ml以内。这样可以减少腹水的形成。
利尿剂:常用呋塞米联合螺内酯,开始用螺内酯20mg每日3次,逐渐加量,然后加用呋塞米20mg每日3次,逐渐加量,根据利尿效果调整剂量,利尿速度不宜过快,以免诱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
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定期输注白蛋白,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腹水消退。
腹腔穿刺放腹水:大量腹水引起明显症状时可进行腹腔穿刺放腹水,同时补充白蛋白。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急救措施: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防止休克。可输入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白蛋白等。
药物治疗:使用血管加压素、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等药物,减少门静脉血流,降低门静脉压力,从而止血。
内镜治疗:如内镜下套扎术、硬化剂注射等,可有效止血并预防再出血。
外科手术:内科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如门体分流术等,但手术有一定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肝性脑病的治疗
去除诱因:如控制感染、避免大量放腹水等。
减少肠道内毒素的生成和吸收:可使用乳果糖灌肠或口服,口服抗生素如甲硝唑等抑制肠道细菌生长。
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可使用支链氨基酸制剂。
并发症的防治
感染:中晚期肝硬化患者抵抗力低下,易发生感染,如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应注意预防,一旦发生应早期、足量、联合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肝肾综合征: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避免有效血容量不足等诱因。可使用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等治疗,但治疗效果有限,晚期可考虑肝移植。
肝移植
对于终末期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但肝源短缺、手术风险及术后免疫排斥等是需要面临的问题。
特殊人群方面,老年肝硬化中晚期患者各器官功能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下降,在治疗中需更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调整治疗方案时需更加谨慎;儿童肝硬化相对少见,多与遗传代谢性疾病等有关,治疗上除遵循上述一般原则外,更要注重营养支持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治疗方案需个体化且更强调综合管理。女性患者在治疗中需考虑月经、妊娠等特殊情况对治疗的影响,如妊娠相关肝硬化患者治疗需兼顾胎儿安全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