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常见面色萎黄或苍白、皮肤干燥粗糙、精神萎靡易疲劳、头晕眼花、毛发干枯易脱落、指甲异常、心悸气短、脾胃功能减弱、女性月经不调,不同人群因自身情况在各方面表现有差异如不同年龄儿童成人女性、不同健康状况人群等。
面色与皮肤方面
面色萎黄或苍白:气血不足时,面部缺乏气血的滋养,会出现面色萎黄,看起来没有光泽,严重者可能呈现苍白状态。从中医理论来讲,气具有推动血液运行、温煦形体的作用,血能营养面部肌肤,气血不足则无法很好地营养面部,导致面色失于红润。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若气血不足可能面色偏白无华,成年人可能表现为面色萎黄缺乏光彩;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如月经后期、孕期产后等,若气血不足面色异常会更明显。
皮肤干燥、粗糙:气血不能濡养肌肤,皮肤会失去滋润,变得干燥、粗糙,容易出现细纹等。这是因为血为皮肤提供营养物质,气血不足时皮肤得不到充足滋养,新陈代谢也会受到影响。生活方式不健康,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皮肤因气血不足而干燥粗糙的情况;有慢性病史的人群,身体长期处于消耗状态,也可能导致气血不足进而出现皮肤问题。
精神与体力方面
精神萎靡、容易疲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不足会使人体精神缺乏支撑,出现精神萎靡不振的状态。同时,体力也会下降,稍微活动就容易感到疲惫。年轻人若长期久坐不动、缺乏运动,再加上饮食不规律,容易导致气血不足,出现精神和体力方面的问题;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气血生成不足,也常表现为精神欠佳、容易疲劳。
头晕眼花:气血上荣于头,当气血不足时,头部得不到充足的气血供应,就会出现头晕眼花的症状。比如女性在月经量过多后,若没有及时补充营养,很容易出现气血不足导致头晕;低血压患者本身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气血不足时头晕眼花的情况可能会更明显;有贫血病史的人群,气血不足时头晕眼花症状会较为突出。
毛发与指甲方面
毛发干枯、易脱落:发为血之余,血能养发,气血不足则毛发失于滋养,出现干枯、易脱落的现象。青少年时期如果长期营养不良、学习压力过大,可能影响气血生成,导致毛发问题;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若气血不足,毛发干枯脱落的情况会比较常见;患有内分泌疾病的人群,气血不足时毛发问题也较为突出。
指甲异常:指甲可以反映气血状况,气血不足时指甲会出现色泽改变,如指甲苍白、没有光泽,而且指甲质地变脆,容易断裂。儿童如果挑食、偏食,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可能影响气血生成,出现指甲异常;患有缺铁性贫血等血液疾病的人群,指甲异常表现会比较典型;老年人气血不足时指甲也可能出现苍白、无光泽等情况。
脏腑功能相关方面
心悸气短:心主血脉,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依赖气血的充足。气血不足时,心脏得不到充分的气血滋养,会出现心悸的症状,同时呼吸也会受到影响,表现为气短。有心脏病史的人群,本身心脏功能就存在一定问题,若气血不足会加重心悸气短的症状;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人群,精神紧张会影响气血运行,进而出现心悸气短;更年期女性由于内分泌紊乱,气血不足时也容易出现心悸气短情况。
脾胃功能减弱: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气血不足往往会影响脾胃功能,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儿童若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会损伤脾胃,导致气血生成不足;老年人脾胃功能本身衰退,若再加上饮食不当,更容易出现脾胃功能减弱,进而气血不足;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群,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长期患病会影响脾胃运化,导致气血不足。
月经不调:女性月经与气血密切相关,气血不足时月经周期可能紊乱,月经量减少,颜色淡等。青春期少女由于内分泌系统尚未完全稳定,若生活不规律、压力大,容易出现气血不足导致月经不调;育龄期女性若有多次人工流产史等,损伤气血,也会出现月经方面的问题;围绝经期女性体内激素变化大,气血不足时月经紊乱情况较为常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