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气短病因多样,需先查明病因。非疾病因素致者,过度劳累就停下休息深呼吸,精神紧张可深呼吸或转移注意力;疾病因素致者,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用吸入剂并离过敏原、肺炎要休息半卧位配合抗感染,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含服硝酸甘油后就医、心力衰竭取坐位双腿下垂并就医,贫血则轻度补因治、重度需就医;特殊人群中,儿童家长要冷静查因送医慎用药,老年人勿盲目用药尽快就医,孕妇取左侧卧位后尽快就医排查。
一、查明病因是关键
胸闷气短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心血管系统疾病(冠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肺炎、哮喘等)、神经系统疾病(神经官能症等)、贫血以及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非疾病因素。不同病因导致的胸闷气短缓解方式不同,所以首先要明确病因。例如,若是冠心病引起的胸闷气短,需针对冠心病进行相应处理;若是哮喘发作导致的,就要针对哮喘治疗。
二、不同场景下的缓解方法
(一)非疾病因素导致的胸闷气短
过度劳累:立即停止当前的劳累活动,找一个通风良好、安静舒适的环境休息。可以采取坐姿或半卧位,放松身体,慢慢深呼吸,一般经过短时间休息可缓解。比如长时间剧烈运动后出现胸闷气短,停下休息并深呼吸几分钟通常能改善。
精神紧张:通过放松心情来缓解,可尝试深呼吸放松法,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然后再慢慢地呼气,重复几次。也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如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想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等。例如考试紧张或工作压力大导致的胸闷气短,通过深呼吸和转移注意力能有一定缓解效果。
(二)疾病因素导致的胸闷气短
呼吸系统疾病
哮喘:如果是哮喘发作引起的胸闷气短,应立即使用缓解哮喘的吸入剂(需遵医嘱提前备好相应药物),同时尽快脱离可能的过敏原环境。如果身边没有吸入剂且症状较重,应尽快就医。例如对花粉过敏者在接触花粉后哮喘发作出现胸闷气短,使用吸入剂并远离花粉环境很重要。
肺炎:肺炎患者出现胸闷气短时,要注意休息,采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同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抗感染等治疗,随着肺炎病情的控制,胸闷气短症状会逐渐缓解。
心血管系统疾病
冠心病:发作时应立即休息,有硝酸甘油等药物的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来缓解症状,然后尽快就医进一步诊治。比如冠心病患者在活动后出现胸闷气短,休息并含服硝酸甘油后需及时送医。
心力衰竭:患者应采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同时立即就医。例如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出现胸闷气短,采取坐位下垂双腿能暂时缓解不适,然后需紧急送医治疗。
贫血:轻度贫血导致的胸闷气短可通过休息,同时针对贫血原因进行治疗,如缺铁性贫血者补充铁剂等。重度贫血者出现胸闷气短需立即就医,可能需要输血等治疗。比如孕妇由于缺铁性贫血出现胸闷气短,休息并补充铁剂后情况会改善,严重时则需就医输血。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出现胸闷气短时,家长要保持冷静。首先检查儿童周围环境是否有过敏原等刺激因素。如果是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导致,要让儿童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给儿童使用成人药物,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等发育不完善,用药需特别谨慎。例如儿童因肺炎出现胸闷气短,家长应尽快送医,由医生根据儿童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二)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出现胸闷气短时更要重视。要避免自行盲目用药,应尽快就医。在等待就医过程中,让老年人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保持环境安静。同时要留意老年人的基础病史等情况,告知医生以便准确诊断和治疗。比如有高血压病史的老年人出现胸闷气短,需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说明既往病史等情况。
(三)孕妇
孕妇出现胸闷气短时,要避免过于紧张。一般采取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供血,同时要尽快就医,排查是孕期生理变化还是疾病导致。孕期生理变化引起的胸闷气短在休息等处理后可能缓解,但疾病因素导致的则需积极治疗。例如孕晚期孕妇出现胸闷气短,左侧卧位休息后应尽快到医院检查,明确原因进行相应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