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按功效分为清热解毒类(含金银花茶、菊花茶,分别有相应功效、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清热利湿类(含茵陈茶、玉米须茶,分别有相应功效、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滋阴降火类(含枸杞菊花茶、麦冬茶,分别有相应功效、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
一、清热解毒类茶
(一)金银花茶
1.功效及作用: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金银花中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药理活性成分,能抑制多种致病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用金银花泡茶喝,对于火热引起的咽喉肿痛、发热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一般用10-15克金银花,用沸水冲泡,5-10分钟后即可饮用。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人群均可饮用,尤其适合青壮年有上火症状(如咽喉红肿疼痛等)者。但脾胃虚寒者不宜过多饮用,因为金银花性寒,可能会加重脾胃虚寒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孕妇也需谨慎饮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其性寒可能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
(二)菊花茶
1.功效及作用:菊花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等功效。例如杭白菊,其含有挥发油、黄酮类等成分,能减轻上火引起的头晕、目赤肿痛等症状。可取3-5朵菊花,用开水冲泡,待水温适宜后饮用。对于因肝火上炎导致的目赤肿痛等上火表现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人群适用,尤其是长期用眼导致肝火上炎出现眼睛干涩、红肿等上火症状的人群。但阳虚体质者不宜多饮,因为菊花性微寒,阳虚体质者本身阳气不足,饮用过多可能会加重阳虚症状;allergic体质者需注意,可能存在对菊花过敏的情况,若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饮用。
二、清热利湿类茶
(一)茵陈茶
1.功效及作用:茵陈有清热利湿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茵陈中含有茵陈炔酮、对羟基苯乙酮等成分,对湿热引起的黄疸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取适量茵陈,用开水冲泡后饮用,对于上火伴有湿热症状(如身热不扬、脘腹胀满、舌苔黄腻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合有湿热上火表现的人群,比如夏季湿热较重时出现上火相关症状者。但虚寒性黄疸者忌服,因为茵陈清热利湿,虚寒性黄疸患者本身阳气不足,再用茵陈可能会加重病情;孕妇慎用,因为其药性可能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
(二)玉米须茶
1.功效及作用:玉米须有清热利湿的功效,玉米须中含有脂肪油、挥发油、树胶样物质等成分,能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胆盐的含量,对于上火伴有湿热引起的小便短赤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取适量玉米须,洗净后用开水冲泡饮用。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人群可饮用,尤其适合有湿热上火且小便不利等症状者。但低血糖患者不宜大量长期饮用,因为玉米须可能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大量饮用可能会使低血糖患者血糖更低;孕妇在怀孕早期需谨慎,因为其可能对子宫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具体情况需咨询医生。
三、滋阴降火类茶
(一)枸杞菊花茶
1.功效及作用:枸杞有滋补肝肾的功效,菊花能清热,两者搭配的枸杞菊花茶有滋阴降火的作用。枸杞中含有枸杞多糖、胡萝卜素等成分,菊花含有上述所说的有效成分,对于阴虚火旺引起的潮热盗汗、口干咽燥等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取枸杞10粒左右,菊花3-5朵,用开水冲泡后饮用。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合阴虚火旺的人群,比如中老年人出现阴虚上火症状者。但脾胃虚弱者不宜过多饮用,因为枸杞和菊花搭配可能会加重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状;感冒发热者不宜饮用,因为此时人体需要发散外邪,而枸杞菊花茶的滋阴降火作用可能会不利于外邪的发散。
(二)麦冬茶
1.功效及作用:麦冬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麦冬中含有麦冬皂苷、麦冬多糖等成分,对于上火伴有阴虚症状(如咽干口燥、干咳少痰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取适量麦冬,用开水冲泡后饮用。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合阴虚上火的人群,如经常熬夜导致阴虚火旺者。但脾胃虚寒泄泻者忌服,因为麦冬性微寒,可能会加重脾胃虚寒引起的腹泻等症状;孕妇需谨慎饮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其药性可能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