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咳嗽可通过对症药物选择如止咳祛痰药(溴己新可使痰液中黏多糖纤维断裂降低黏度、氨溴索能增浆液腺分泌减黏液腺分泌等)、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为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可扩张支气管),非药物干预辅助缓解包括饮食调整(多饮水、清淡饮食多吃如雪梨百合等)、环境调节(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和流通),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有儿童要注意避免用不适合药物、严格按剂量用药等,老年人用药需谨慎要考虑基础疾病,孕妇用药特谨慎非药物干预为先必要时遵医嘱选对胎儿影响小的药。
一、对症药物选择
(一)止咳祛痰药
1.溴己新:可使痰液中的黏多糖纤维断裂,降低痰液黏度,促进痰液排出,适用于支气管炎引起的黏痰不易咳出的情况,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裂解痰液中的酸性黏多糖,改变痰液流变学性质发挥祛痰功效,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其能有效改善痰液黏稠度,促进痰液排出。
2.氨溴索: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还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多项临床试验表明氨溴索对于支气管炎咳嗽且有痰的患者,能显著减轻咳嗽程度,促进痰液排出,改善呼吸功能。
(二)支气管扩张剂
1.沙丁胺醇:为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能选择性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β受体,有扩张支气管作用,缓解支气管痉挛引起的咳嗽,它通过与支气管平滑肌细胞上的β受体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增加细胞内cAMP含量,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临床研究显示对于伴有支气管痉挛的支气管炎咳嗽患者,沙丁胺醇能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咳嗽症状。
二、非药物干预辅助缓解
(一)饮食调整
1.多饮水:每日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一般成人每日饮水1500-2000ml,充足的水分可以稀释痰液,使其更容易咳出,对于支气管炎咳嗽患者非常重要,研究表明充足饮水有助于降低痰液黏度,促进痰液排出,从而减轻咳嗽症状。儿童则根据年龄不同调整饮水量,一般年龄越小,每千克体重需水量相对越多,婴儿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150-120ml,幼儿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120-100ml。
2.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浓茶等,这些食物可能刺激呼吸道黏膜,加重咳嗽症状。建议多吃蔬菜水果,如雪梨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可适当多吃;百合也有润肺止咳功效,可煮粥食用等。
(二)环境调节
1.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室内空气干燥会加重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导致咳嗽加重,可使用加湿器将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适宜的空气湿度有利于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减轻咳嗽症状。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更要注意保持室内湿度适宜,因为婴幼儿呼吸道黏膜娇嫩,干燥空气易引起不适加重咳嗽。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室内存在过多的粉尘、烟雾等刺激性物质,这些刺激性物质会刺激呼吸道,引发或加重咳嗽。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支气管炎咳嗽时,应尤其注意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如一些成人强效止咳药可能不适合儿童,且儿童用药剂量需严格按照体重等计算。同时,儿童咳嗽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咳嗽是否进行性加重、是否出现呼吸急促等情况,若有异常需及时就医。儿童的呼吸道相对狭窄,咳嗽排痰能力较弱,非药物干预中多饮水对儿童更为重要,可适当给予温糖水等,但要注意避免呛咳。
(二)老年人
老年人支气管炎咳嗽时,要考虑其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在选择药物时要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对其基础疾病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例如一些支气管扩张剂可能对心脏有一定影响,使用时需密切监测心脏情况。老年人咳嗽时咳痰无力,非药物干预中要更注重帮助其排痰,如可适当拍背,但要注意力度适中,拍背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拍打背部,促进痰液排出。
(三)孕妇
孕妇患支气管炎咳嗽时,用药需特别谨慎,很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非药物干预是首先考虑的,如通过调整饮食、保持室内环境适宜等缓解咳嗽症状。若必须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医生会权衡利弊,选择安全性相对较高的药物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