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感冒发病与外感风热之邪有关,外邪侵袭因素包括气候温热多风及高温闷热不流通环境,个体体质因素有阳盛及正气不足者易患,症状有明显发热及咽痛等其他表现且非自身热所致,不同人群如儿童、成人、老年有不同特点及应对,儿童易急骤发热伴并发症需注意,成人中相关体质或状态者患病影响工作生活需休息饮食调整,老年脏腑衰退易现复杂病情需关注变化及饮食营养供给。
风热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外感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与外感风热之邪有关。从中医病因学角度来看,外界温热邪气侵袭人体,当人体正气相对不足时,外邪易于入侵引发感冒,表现出风热感冒的一系列症状。
一、风热感冒的病因机制
1.外邪侵袭因素
气候因素:在气候温热多风的季节,如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时,风热之邪容易盛行。此时人体若腠理疏松,风热之邪便容易从口鼻或皮毛侵入人体。例如,在早春时节,天气忽冷忽热,人们穿着不当,腠理开合失常,就容易遭受风热之邪侵袭而发病。
环境因素:长期处于高温、闷热且空气流通不畅的环境中,也增加了感染风热之邪的几率。比如在一些夏季的室内环境,闷热潮湿,人体出汗较多,腠理开泄,风热之邪更易乘虚而入。
2.个体体质因素
阳盛体质者:本身阳气偏盛的人群,相对更容易感受风热之邪。因为阳盛之体对外界温热邪气的易感性较高,当外界有风热之邪时,就更易受其影响而发病。例如,一些平素喜食辛辣、温热食物的人,体内阳气偏旺,在感受风热之邪后,更容易出现风热感冒的表现,如发热较重、咽痛明显等。
正气不足者:即使外界风热之邪不太强盛,但如果人体正气虚弱,如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也容易被风热之邪侵袭而引发感冒。比如长期熬夜的人群,身体疲劳,正气受损,在接触到风热邪气后,就容易患上风热感冒。
二、风热感冒的症状表现及与“热”的关系辨析
1.症状表现
发热:风热感冒患者一般发热比较明显,体温可较高,常伴有怕风、有汗但热不退的表现。这是因为风热之邪侵袭肌表,导致卫气被郁,正邪相争则发热。例如,临床观察发现,风热感冒患者体温多在38℃-39℃左右,且发热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与风寒感冒以恶寒重、发热轻不同。
其他症状:还常伴有咽痛、流黄涕、咳嗽、痰黄黏稠、舌尖边红、苔薄黄等症状。咽痛是由于风热上攻咽喉,导致咽喉部气血不畅;流黄涕是因为风热之邪侵犯肺卫,肺失清肃,津液被热邪熏蒸化为黄涕;咳嗽、痰黄黏稠是风热犯肺,肺失宣肃,炼液为痰所致。
2.与“热”的区别:虽然风热感冒有发热等表现,但它不是单纯由人体自身产生的“热”导致,而是外邪侵袭引发的正邪相争的病理过程。与因自身阴虚火旺等内生热邪导致的病症不同,风热感冒的热是外邪引起的,有明确的外邪侵袭病因,而内生热邪多与人体自身脏腑功能失调等内在因素相关。
三、不同人群风热感冒的特点及应对
1.儿童人群
特点:儿童脏腑娇嫩,卫外不固,更容易感受风热之邪。儿童风热感冒时发热往往比较急骤,且可能伴有烦躁不安、哭闹等表现,同时呼吸道症状相对明显,如咳嗽、咽痛等。由于儿童的肝常有余,风热之邪容易化火,可能出现高热惊厥等并发症,所以需要更加重视。
应对:对于儿童风热感冒,首先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儿童处于过热、过闷的环境中。饮食上要清淡,多给儿童喝温水。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体温变化,当体温超过38.5℃且精神状态不佳时,需及时就医,但避免自行盲目使用成人药物。
2.成人人群
特点:成人中阳盛体质者或长期处于紧张、劳累状态导致正气不足者易患风热感冒。成人患病后,除了有发热、咽痛等常见症状外,可能还会影响工作和生活,如因咽痛影响吞咽,因发热导致全身乏力等。
应对:成人患风热感冒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来对抗邪气。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温和的运动,如散步等,但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要避免食用辛辣、温热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老年人群
特点: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正气不足,患风热感冒后病情相对复杂,容易出现并发症,如引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等。而且老年人对体温变化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有时发热不明显但病情却较为严重。
应对:老年风热感冒患者要特别注意保暖,但又不能过度保暖导致出汗过多而加重病情。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状态、体温、咳嗽等情况,一旦出现病情变化,如咳嗽加重、咳痰带血、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就医。饮食上要给予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保证营养供给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