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炎是食管黏膜受刺激或损伤的良性病变,病因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有关,症状有烧心反流等,诊断靠胃镜等,治疗分一般和药物,预后较好;食道癌是食管上皮组织恶性肿瘤,病因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有关,症状早期不明显、中晚期有进行性吞咽困难等,诊断靠胃镜等,治疗分手术、放疗、化疗,预后相对较差。
一、定义与本质
食道炎:是指食管黏膜受到刺激或损伤而发生的炎症,属于良性病变,主要是食管黏膜的充血、水肿、糜烂等炎性改变。
食道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其本质是细胞的异常增殖,且这种增殖不受正常调控,会侵犯周围组织甚至发生转移。
二、病因方面
食道炎
年龄与性别: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中老年人群因食管黏膜防御功能减退等因素相对更易患反流性食道炎等类型。例如,随着年龄增长,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可能减退,容易发生胃内容物反流刺激食管黏膜引发炎症。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饮酒、喜食过热或刺激性食物、肥胖等因素易诱发食道炎。吸烟可导致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饮酒会损伤食管黏膜,肥胖者腹腔压力高,容易引起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有反流病史的人群也是食道炎的高危人群。
病史:有食管裂孔疝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由于食管和胃的解剖关系异常,容易发生反流性食道炎;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也可能损伤食管黏膜引发药物性食道炎。
食道癌
年龄与性别:发病年龄多在中老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更多有关。
生活方式:长期大量吸烟、酗酒是重要诱因,吸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以及酒精的刺激会损伤食管黏膜,长期作用可导致细胞癌变;喜食腌制、熏烤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长期摄入增加患食道癌风险;缺乏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A、C、E等)和微量元素(如钼等)也可能增加发病几率。
病史:有Barrett食管病史的患者,Barrett食管是食道癌的癌前病变,食管黏膜在长期反流刺激等因素下发生柱状上皮化生,在此基础上更容易发生癌变;食管白斑、食管憩室等慢性食管疾病也可能增加食道癌的发病风险。
三、症状表现
食道炎
典型症状:主要是烧心和反流,烧心是胸骨后烧灼感,多在进食后出现,反流是胃内容物向咽部或口腔方向流动的感觉。部分患者还可能有吞咽疼痛,吞咽时胸骨后疼痛,严重时可影响吞咽,导致吞咽困难,但一般为间歇性,在炎症缓解后可改善。
不同类型食道炎表现差异:反流性食道炎除上述症状外,平卧、弯腰或腹压增高时症状可加重;感染性食道炎多有原发病的表现,如真菌感染性食道炎可能伴有口腔念珠菌感染等表现。
食道癌
早期症状:早期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可能有吞咽食物时有异物感,胸骨后隐痛或不适,进食时哽咽感等,但往往容易被忽视。
中晚期症状:进行性吞咽困难是典型症状,开始时吞咽固体食物困难,逐渐发展为吞咽半流质、流质食物也困难;还可伴有消瘦、乏力、胸痛、声音嘶哑等症状,若发生转移还会出现相应转移部位的症状,如肝转移可出现肝区疼痛、黄疸等,骨转移可出现骨痛等。
四、诊断方法
食道炎
胃镜检查:是诊断食道炎的重要手段,可以直接观察食管黏膜的情况,看到食管黏膜的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病变,还可以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炎症的性质。
24小时食管pH监测:用于检测食管内的酸碱度,了解有无过度反流情况,对反流性食道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食管钡餐造影:可观察食管的蠕动情况、有无狭窄等,但对于轻度食道炎的诊断敏感性不如胃镜。
食道癌
胃镜检查:是诊断食道癌最可靠的方法,不仅能直接观察食管内病变的形态、部位等,还可以取多部位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明确是否为癌组织以及癌的病理类型等。
食管钡餐造影:早期食道癌可表现为食管黏膜皱襞紊乱、粗糙或有中断现象,中晚期可见不规则充盈缺损、龛影、管腔狭窄等典型改变。
CT检查:可以了解食道癌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等,有助于临床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
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是食道癌大规模筛查的常用方法,通过食管脱落细胞的检查发现癌细胞。
五、治疗原则
食道炎
一般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如抬高床头、避免睡前进食、减轻体重等;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等。对于肥胖患者,建议积极减重以缓解反流情况。
药物治疗: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如奥美拉唑等;使用黏膜保护剂保护食管黏膜,如硫糖铝等;有反流情况时可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促进胃排空,减少反流。
食道癌
手术治疗:早期食道癌可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是根治食道癌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根据病变部位等因素选择,如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等。
放疗:可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术前放疗可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放疗可杀灭残留的癌细胞。也可用于不能手术的晚期食道癌患者,缓解症状。
化疗:多用于中晚期食道癌,可单独使用或与手术、放疗联合使用,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顺铂、5-氟尿嘧啶等,通过化学药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六、预后方面
食道炎:大多数食道炎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预后较好,炎症可以得到控制,症状缓解,一般不会危及生命,但如果是慢性反复发作的食道炎可能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少数反流性食道炎可能会发展为Barrett食管等癌前病变,但总体预后相对乐观。
食道癌:预后相对较差,早期食道癌若能及时手术治疗,部分患者可长期生存,但中晚期食道癌即使经过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仍然较低,主要是因为发现时多为中晚期,且容易复发和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