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范畴广,大叶性肺炎是其特定类型。病理表现因类型而异,临床表现有不同症状和体征,影像学表现多样,诊断结合病史、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分抗感染和对症支持,预后方面大部分可愈但特定情况有差异,大叶性肺炎早期及时治预后好,否则可能有并发症影响预后。
一、定义与范畴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等引起,其范畴较广,涵盖多种不同类型的肺炎。
大叶性肺炎:是肺炎的一种特定类型,主要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病变起始于肺泡,并迅速扩展至肺大叶的一部分或整个肺大叶,病理改变典型过程分为充血水肿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和溶解消散期。
二、病理表现
肺炎:病理表现因病因不同而异,例如病毒性肺炎可能主要表现为肺间质的炎症,显微镜下可见间质水肿、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等;细菌性肺炎则可能有肺泡内的炎性渗出等多种表现形式,不同病原体导致的肺炎在肺泡渗出物的成分、细胞浸润类型等方面存在差异。
大叶性肺炎:典型病理过程中,充血水肿期可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内有较多浆液性渗出物,混有少量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红色肝变期肺泡内充满大量红细胞、一定量的纤维素、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病变肺叶颜色暗红,质地变实;灰色肝变期肺泡内渗出物以纤维素为主,红细胞大部分溶解消失,中性粒细胞增多,病变肺叶颜色灰白,质地坚实;溶解消散期渗出物逐渐被溶解吸收,肺泡结构可恢复正常。
三、临床表现
肺炎:
症状:一般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可伴有胸痛、呼吸困难等,不同病因引起的肺炎发热程度、咳嗽咳痰特点等有所不同,例如病毒性肺炎发热多为中等度热或低热,咳嗽多为干咳;细菌性肺炎发热可呈高热,咳嗽咳痰多为脓性痰。
体征:肺部体征差异较大,部分患者可闻及干湿啰音,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发绀等,小儿肺炎可能还会有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等表现,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体征可能因机体反应不同而有差异,婴幼儿肺炎体征可能相对不典型。
大叶性肺炎:
症状:通常起病较急,有高热、寒战,体温可高达39-40℃,呈稽留热型,伴有咳嗽,咳痰开始为黏液痰,以后可变为脓性痰,典型者咳出铁锈色痰(红色肝变期),随着病情进展,痰量增多,可呈脓性,还可伴有胸痛,疼痛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重,部分患者有呼吸困难。
体征:早期可无明显体征,或仅有胸廓呼吸运动幅度减小,叩诊稍浊,听诊可有呼吸音减低及胸膜摩擦音;实变期可有典型体征,患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语颤增强,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消散期时,实变体征逐渐减轻,可闻及湿啰音。不同年龄大叶性肺炎患者的体征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大叶性肺炎有时体征相对不典型,需密切观察。
四、影像学表现
肺炎:
胸部X线或CT:表现多样,病毒性肺炎可能显示肺纹理增多,呈网格状、小斑片状阴影等;细菌性肺炎可表现为肺部的斑片状、结节状阴影,可伴有肺叶或肺段的浸润影等,不同病原体感染的肺炎在影像学上有一定特征,但也有重叠,例如社区获得性肺炎中不同细菌感染的肺炎影像学表现有差异。
小儿肺炎:婴幼儿肺炎胸部X线可能显示两肺下野、中内带出现大小不等的点状或小斑片状影,或融合成大片状阴影,还可能伴有肺气肿等表现,需要结合患儿年龄特点进行判断,因为小儿的肺部解剖和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影像学表现有其自身特点。
大叶性肺炎:
胸部X线或CT:早期可无明显异常,或仅见肺纹理增粗;随着病情进展,可见肺叶或肺段均匀性密度增高的片状阴影,红色肝变期和灰色肝变期表现为大片炎症浸润阴影或实变影,在实变阴影中常可见透亮支气管影,即“空气支气管征”,消散期时阴影密度逐渐减低,表现为散在的、大小不等的模糊影。
五、诊断方法
肺炎:
病史与症状: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情况、接触史等,例如是否有近期呼吸道感染接触史、是否有免疫低下等情况,结合发热、咳嗽等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细菌性肺炎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病毒性肺炎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病原学检查可通过痰培养、血培养、病毒核酸检测等明确病原体,例如痰培养找到相应致病菌可确诊细菌性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诊断病毒性肺炎等。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有助于辅助诊断,了解肺部病变情况,但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大叶性肺炎:
病史与症状:根据典型的起病过程、高热、铁锈色痰等表现提供重要线索。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痰涂片革兰染色可见阳性球菌,痰培养可分离出肺炎链球菌等致病菌。
影像学检查: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对大叶性肺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如上述胸部X线或CT出现肺叶或肺段的均匀致密阴影、空气支气管征等典型表现时,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
六、治疗原则
肺炎:
抗感染治疗:根据不同病因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如细菌性肺炎选用相应敏感抗生素,病毒性肺炎可使用抗病毒药物等,小儿肺炎在选择抗感染药物时需考虑儿童的肝肾功能、年龄等因素,避免使用不适合的药物。
对症支持治疗:发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或使用退热药物(小儿需谨慎选择合适的退热方式和药物),咳嗽咳痰明显时给予止咳祛痰药物,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等支持治疗,同时要注意休息、补充营养等。
大叶性肺炎:
抗感染治疗: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如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红霉素等其他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疗程一般需7-10天左右,小儿大叶性肺炎在使用抗生素时同样要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和适用性,严格遵循用药原则。
对症支持治疗:高热时可进行退热处理,胸痛明显者可适当采取体位缓解疼痛,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等支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小儿大叶性肺炎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
七、预后情况
肺炎:大部分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痊愈,预后较好,但如果是老年患者、有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的肺炎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可能出现病情迁延不愈、并发症等情况,小儿肺炎如果治疗不及时也可能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影响预后。
大叶性肺炎: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预后通常较好,多数患者可完全康复,肺部病变能够完全消散吸收,不留后遗症,但如果患者机体抵抗力极差或治疗不及时,可能出现肺脓肿、脓胸、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影响预后,小儿大叶性肺炎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也能顺利康复,但也需警惕并发症的发生对预后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