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腰椎间盘突出腿疼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物理治疗如热敷、牵引)、药物治疗(用非甾体抗炎药止痛但注意不良反应)、康复锻炼(腰部肌肉锻炼如拱桥、飞燕式运动及下肢关节活动度锻炼)、手术治疗(病情严重保守无效且生活质量受严重影响时考虑,选合适术式),同时特殊人群要注意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康复锻炼循序渐进及心理关怀。
一、一般治疗
1.休息:老人应避免长时间站立、久坐或弯腰负重等活动,保证充足的卧床休息时间,休息时可选择硬板床,以维持腰椎的生理曲度,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缓解腿疼症状。例如,每天保证6-8小时的卧床休息,休息时可在膝关节下方垫一个薄枕,使髋关节、膝关节微屈,进一步放松腰部肌肉。
2.物理治疗
热敷: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在腰部疼痛及腿疼的部位,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热敷能够促进腰部及下肢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从而减轻腿疼。研究表明,适当的热敷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改善组织的营养供应。
牵引: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进行腰椎牵引,通过牵引装置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牵引重量和时间需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牵引重量从体重的1/10开始,逐渐增加,但不宜超过体重的1/5,牵引时间每次20-30分钟,每天1-2次。牵引可以使椎间隙增宽,减少椎间盘内压,缓解对神经根的刺激。
二、药物治疗
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如布洛芬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起到抗炎、止痛的作用。但老人使用时需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胃肠道刺激等不良反应,如有胃溃疡等病史的老人要谨慎使用。
三、康复锻炼
1.腰部肌肉锻炼
拱桥运动:老人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3-5秒,然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每次锻炼10-15个,每天可进行3-4组。拱桥运动可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稳定腰椎关节。
飞燕式运动:老人俯卧位,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离开床面,形似飞燕,坚持3-5秒后放松,每次锻炼10-15个,每天3-4组。飞燕式运动能有效锻炼腰背肌,提高腰椎的稳定性。
2.下肢关节活动度锻炼:老人可进行膝关节、踝关节的屈伸活动,如坐在床边,缓慢屈伸膝关节,每次屈伸10-15次,每天3-4组;也可进行踝关节的背伸和跖屈运动,每个动作保持5秒,重复10-15次,每天3-4组。这些锻炼可以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四、手术治疗
如果老人腰椎间盘突出病情严重,经保守治疗无效,且腿疼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和微创手术等,医生会根据老人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例如,对于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的老人,可根据情况选择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等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也需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处理腰椎间盘突出腿疼时要格外注意。一方面,要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由于老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使用药物时更要谨慎,需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另一方面,康复锻炼要循序渐进,根据自身的耐受程度进行,避免过度锻炼导致腰部及下肢损伤加重腿疼症状。同时,要注意老人的心理状态,腿疼可能会影响老人的情绪,家人要给予关心和陪伴,帮助老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