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脱位治疗包括复位(成人局麻下提拉法等,儿童轻柔牵引复位,失败或复杂情况手术复位)、固定(成人石膏托等固定2-3周,儿童1-2周)、康复(早期成人肩手活动、儿童手指活动,中期成人拆固定屈伸等锻炼、儿童逐步活动,后期成人加强力量灵活性等训练、儿童逐步恢复功能),特殊人群中儿童要轻柔操作防损伤,老年人要防并发症、康复适度缓慢。
一、复位治疗
1.手法复位
成人:一般采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法复位。常用的方法有提拉法,患者坐位,术者站在患侧,一脚踏在凳上,用肘窝顶住患者前臂上段,双手握住患肢腕部,沿前臂纵轴方向持续牵引,然后缓慢将肘关节屈曲,同时用顶住肘窝的手将肱骨下端向后推,即可使脱位的肘关节复位。
儿童:由于儿童的肘关节结构特点,复位相对较简单,多采用轻柔的牵引复位方法,一般不需要麻醉,术者一手握住患儿上臂,另一手握住腕部,稍作牵引并轻度屈曲肘关节即可复位。
2.手术复位:如果手法复位失败或者存在骨折等复杂情况时可能需要手术复位,手术中需要切开显露肘关节,清除血肿等影响复位的因素,然后准确复位脱位的关节。
二、固定治疗
1.肘关节固定
成人:复位成功后一般采用石膏托或支具固定肘关节于屈曲90°左右的位置,固定时间通常为2-3周。在固定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如出现手指麻木、苍白、肿胀严重等情况,需要及时调整固定的松紧度。
儿童:儿童肘关节脱位复位后固定时间相对较短,一般固定1-2周即可,因为儿童的组织修复能力较强。固定期间要注意保持固定的稳定性,同时要鼓励儿童进行适当的肌肉收缩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防止肌肉萎缩。
三、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
成人:在固定的早期(1-2周内),可以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以及肩部的活动,以促进上肢的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活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再次脱位。
儿童:儿童在固定期间也需要进行手指的活动锻炼,由于儿童的配合度相对较低,家长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帮助儿童进行手指的屈伸等简单活动,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牵拉儿童的上肢。
2.中期康复
成人:固定2-3周后,可拆除固定进行肘关节的屈伸活动锻炼。可以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和被动的肘关节屈伸练习,开始时活动范围不宜过大,逐渐增加活动幅度和力量。同时可以配合物理治疗,如超短波等,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加速组织修复。
儿童:拆除固定后,儿童的肘关节康复锻炼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配合程度进行。一般可以先进行较小范围的肘关节屈伸活动,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活动量,同时要注意保护儿童的肘关节,避免再次受伤。
3.后期康复
成人:后期康复主要是加强肘关节的力量和灵活性训练。可以进行一些抗阻力的锻炼,如使用弹力带进行肘关节的屈伸抗阻练习等,同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如穿衣、洗脸等,以恢复肘关节的正常功能。
儿童:儿童在后期康复中要注重逐步恢复肘关节的正常功能,鼓励儿童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同时要注意观察儿童肘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训练方案。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肘关节脱位后复位和康复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轻柔操作,因为儿童的骨骼和软组织相对较脆弱。在固定和康复锻炼时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耐受程度,避免过度治疗导致损伤。同时要加强对儿童的看护,防止再次发生肘关节脱位。
2.老年人:老年人肘关节脱位后,由于其身体机能下降,组织修复能力较弱,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注重预防并发症,如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固定期间要鼓励老年人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进行下肢的主动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康复锻炼要更加缓慢、适度,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逐步增加活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