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桡骨远端骨折后需进行固定与制动,根据不同阶段开展康复锻炼,调整饮食,做好生活护理并定期复查,固定要注意位置与松紧,康复锻炼分早期、中期、后期,饮食要营养均衡,生活中注意体位与避免受压,定期复查了解愈合情况并调整方案。
一、固定与制动
左桡骨远端骨折后需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固定,如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固定期间要注意保持固定部位的正确位置,避免骨折部位再次移位。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固定时需密切关注固定的松紧度,过松起不到固定作用,过紧可能影响血液循环。
二、康复锻炼
1.早期锻炼(骨折后1-2周)
手指活动:在骨折固定后即可开始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包括握拳、伸展手指等动作,每次可进行10-15分钟,每天3-4次。通过手指活动可以促进手部血液循环,防止手指关节僵硬,对于各年龄段患者都适用,儿童患者家长可辅助患儿进行手指活动。
肩部和肘部活动:可进行肩部的耸肩、肘部的屈伸等动作,以肩关节为例,每次耸肩可保持3-5秒,重复10-15次,每天3-4次。这些活动有助于维持肩部和肘部的关节活动度,减少肌肉萎缩的发生。
2.中期锻炼(骨折后2-6周)
腕关节轻度活动: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可逐渐开始进行腕关节的轻度屈伸和尺桡偏活动。例如,缓慢地将手腕向上弯曲和向下弯曲,以及向尺侧和桡侧偏斜,每次活动幅度不宜过大,以骨折部位不感到明显疼痛为准,每次活动10-15次,每天3-4次。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相对较弱,活动幅度和频率应适当减小。
3.后期锻炼(骨折后6周以上)
腕关节全面锻炼:逐渐增加腕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强度,可进行腕关节的旋转活动,包括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每次旋转可缓慢进行10-15圈,每天3-4次。同时加强手部力量锻炼,如使用握力器进行握力训练,每次握3-5秒,重复20-30次,每天3-4次。对于年轻患者可以适当增加锻炼强度,但也需循序渐进。
三、饮食调整
1.营养均衡
蛋白质摄入: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生长的重要物质,有助于骨折部位的愈合。一般成年人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可根据体重计算,每千克体重1-1.5克左右。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蛋白质需求相对更高,可适当增加蛋类、奶制品等的摄入。
钙的补充: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虾皮、豆制品等。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于骨折愈合至关重要。例如,一杯250毫升的牛奶约含有250毫克的钙,可根据自身情况每天摄入1-2杯牛奶。老年人由于钙流失较快,更应注意钙的补充。
维生素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尤其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D。维生素C有助于胶原蛋白的合成,促进骨折愈合;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例如,橙子富含维生素C,蘑菇富含维生素D,可适当多吃。
四、生活护理
1.体位调整
休息时可将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都可使用枕头等将患肢垫高。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如老年患者,要注意定期更换体位,防止发生压疮。
2.避免受伤部位受压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左桡骨远端骨折部位受到压迫,例如睡觉的时候不要长时间压迫骨折的手臂,拿东西时尽量避免用受伤的手臂提重物等。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加强看护,防止其在玩耍过程中碰撞到骨折部位。
五、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复查,一般在骨折后的1周、2周、1个月、3个月等时间节点进行X线等检查,以了解骨折的愈合情况。医生会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康复锻炼方案和治疗措施。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折愈合相对较快,更要严格按照医生规定的时间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