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鼻炎防治需从多方面入手,一是避免接触过敏原,不同年龄人群有不同注意要点;二是进行鼻腔清洁护理,不同年龄人群操作有不同要点;三是改善室内环境,不同年龄人群环境调节有不同重点;四是症状严重时药物辅助,不同年龄人群药物使用有不同考量,遵循非药物优先等原则。
一、避免接触过敏原
冬季鼻炎发作首先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例如,若为花粉过敏者,冬季虽花粉较少,但仍需注意远离可能的花粉来源,如减少前往花丛较多的户外区域;若为尘螨过敏者,要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扫灰尘,使用防螨床品等,因为冬季室内相对密闭,尘螨容易积聚。
(一)不同年龄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活动范围相对固定在室内外,家长需格外留意儿童接触的环境,比如儿童玩耍的地毯等容易藏尘螨的物品,要定期清洁。对于花粉过敏的儿童,在冬季也要关注户外是否有花粉飘散情况,避免儿童在花粉较多时外出。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过敏原的反应可能更敏感,在冬季要更细致地排查居住环境中的过敏原,如检查家中窗帘、沙发套等是否容易积尘,及时清洁更换。
二、鼻腔清洁护理
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鼻腔喷雾进行鼻腔清洁。生理盐水能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每天可进行多次鼻腔冲洗,一般每次每侧鼻腔冲洗3-5毫升生理盐水即可。
(一)不同年龄人群的操作要点
儿童:儿童进行鼻腔清洁时可能会比较抗拒,家长可以选择儿童专用的鼻腔喷雾或较为温和的鼻腔冲洗器,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过于用力导致儿童不适甚至损伤鼻腔黏膜。可以在儿童情绪较为稳定时进行,比如玩耍后休息时,逐步引导儿童配合。
老年人:老年人鼻腔黏膜相对脆弱,在进行鼻腔清洁时,要注意控制生理盐水的温度,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鼻腔。操作时速度要慢,确保鼻腔清洁过程安全、舒适。
三、改善室内环境
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室内温度一般维持在20-25℃,湿度保持在40%-60%较为适宜。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刺激鼻腔黏膜,加重鼻炎症状。可以使用加湿器和温度计、湿度计来监测和调节室内环境。
(一)不同年龄人群的环境调节重点
儿童:儿童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更为敏感,冬季室内温度不宜过高,避免儿童因室内外温差过大而感冒诱发鼻炎加重。同时,要注意加湿器的清洁,防止滋生细菌,因为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细菌可能通过鼻腔进入引发感染。
老年人:老年人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在调节室内温度时要避免温度波动过大。对于湿度的控制,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适当调整,若老年人有呼吸道基础疾病,湿度适宜范围可能需要更精准把控,过高湿度可能导致霉菌滋生,过低湿度可能使鼻腔黏膜干燥,加重鼻炎。
四、药物辅助(非药物优先原则下的补充)
如果鼻炎症状较为严重,在遵循非药物干预基础上,可考虑使用一些药物,但需遵循非药物优先及儿童安全等原则。例如,抗组胺药物可以缓解鼻炎引起的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但对于儿童要谨慎使用,优先选择儿童适用的剂型;鼻用糖皮质激素能减轻鼻腔炎症,但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尤其要注意儿童使用的剂量和疗程等问题。
(一)不同年龄人群的药物使用考量
儿童:儿童鼻炎用药需特别谨慎,一般优先采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等非药物方法,若必须使用药物,抗组胺药物可选择儿童专用的糖浆剂型等,但要严格按照儿童体重等计算合适剂量,避免自行用药。鼻用糖皮质激素对于儿童要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的低剂量药物,并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老年人:老年人使用药物时要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因为药物代谢主要通过肝肾进行。在使用抗组胺药物时,要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嗜睡等副作用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影响,如可能导致老年人行走时摔倒等风险。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时,要告知医生自身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等,因为部分鼻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对血压等有一定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