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脱位成因多样,包括外伤性因素(直接暴力致关节受撞击、间接暴力如跌倒等致肩关节、髋关节脱位)、病理性因素(关节疾病使关节稳定性降、骨质疏松致老年人关节易脱位)、先天性因素(胚胎发育异常致先天性膝关节脱位、遗传因素致关节松弛易脱位)、年龄与生活方式因素(儿童青少年因生长发育阶段结构脆弱易脱位、成年人重体力劳动或不良运动习惯增风险、老年人关节退变等致易脱位)。
直接暴力:当关节部位受到直接的外力撞击时,比如车祸中肢体直接被硬物撞击、运动时被对方球员直接踢到关节等,外力的能量直接作用于关节,破坏了关节的正常结构和稳定性,导致关节脱位。例如,肘关节受到前方的直接暴力打击,可能引发肘关节脱位。
间接暴力:间接暴力是较为常见的导致关节脱位的原因。以肩关节脱位为例,当人体在跌倒时,上肢处于外展外旋位,手掌或肘部着地,传达暴力沿着上肢向上传导,导致肩关节的肱骨头突破关节囊前壁等结构,从而引发肩关节脱位。再如,髋关节脱位多发生于交通事故中,当膝关节受到强力的内收或外展、屈曲或伸直的暴力时,股骨头可能会从髋臼中脱出,造成髋关节脱位。
病理性因素
关节疾病:某些关节本身的病变会降低关节的稳定性,容易引发脱位。例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由于关节周围的滑膜炎症、软骨破坏等病变,导致关节结构和功能受损,关节的稳定性下降,在受到轻微外力或日常活动时就可能发生关节脱位。另外,先天性关节发育异常,如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不足,使得髋关节的稳定性较差,随着生长发育或日常活动,容易出现髋关节脱位。
骨质疏松:对于老年人来说,骨质疏松较为常见。骨质疏松会使骨骼的强度和密度降低,关节周围的骨质支撑力量减弱,关节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当老年人发生轻微的跌倒或姿势不当等情况时,就可能导致关节脱位,比如老年人的髋关节容易因为骨质疏松而在跌倒后发生脱位。
先天性因素
胚胎发育异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可能导致关节结构发育不完善,从而容易发生脱位。比如先天性膝关节脱位,在胚胎时期膝关节的发育出现异常,使得膝关节的骨骼、韧带等结构发育异常,出生后就存在发生脱位的潜在风险。这种先天性因素导致的关节脱位往往在婴幼儿时期就可能被发现,需要及时进行干预处理。
遗传因素:部分关节脱位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成员患有先天性或遗传性的关节脱位疾病,那么后代发生关节脱位的风险可能会增加。例如某些遗传性的关节松弛综合征,由于遗传因素导致关节囊、韧带等组织的弹性和强度异常,使得关节容易发生脱位。
年龄与生活方式因素
儿童与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和关节的结构相对较脆弱。在运动过程中,如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时,若运动姿势不正确或受到外力冲击,容易发生关节脱位。例如,儿童在玩耍时突然的扭转动作可能导致肘关节半脱位,也就是常说的“牵拉肘”,这与儿童的桡骨头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关节囊和韧带相对松弛有关。青少年在进行篮球、足球等对抗性较强的运动时,也容易因为碰撞等原因发生膝关节、肩关节等部位的脱位。
成年人: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多样,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关节长期承受较大的负荷,容易导致关节磨损和退变,增加关节脱位的风险。此外,不良的运动习惯,如过度运动、运动前不充分热身等,也会使关节在运动中更容易发生脱位。比如长期从事搬运工作的人,肩关节由于频繁的外展、上举等动作,关节囊和韧带容易劳损,增加肩关节脱位的可能性。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关节软骨逐渐退变、骨质增生,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下降。同时,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可能减弱,容易发生跌倒等情况,而跌倒时的外力作用容易导致关节脱位。例如,老年人的肩关节脱位相对常见,一方面是因为肩关节本身的结构特点,另一方面是老年人关节退变、稳定性差以及平衡能力下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