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致脂肪酶低需先明确病因,通过调整饮食(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充足蛋白,儿童特殊对待)、补充营养剂(成人适当补充脂肪酶制剂及脂溶性维生素,儿童谨慎用药)进行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针对病因治疗(如戒酒、免疫调节)、控制胰腺炎症,还需定期监测脂肪酶等指标及生活方式随访管理。
一、明确病因是关键
慢性胰腺炎导致脂肪酶低首先要明确其具体病因,可能与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受损等多种因素相关。例如,长期的胰腺炎症损伤会影响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脂肪酶的功能。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腹部超声、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等,来明确慢性胰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具体病因。对于有长期饮酒史的患者,要考虑酒精性慢性胰腺炎的可能;对于有自身免疫性因素参与的,要排查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等情况。
二、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
1.脂肪摄入调整
慢性胰腺炎患者脂肪酶低会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所以需要调整饮食中的脂肪摄入。应给予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充足蛋白质的饮食。例如,选择富含中链甘油三酯的食物,因为中链甘油三酯相对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它不需要依赖脂肪酶的充分作用就能在肠道被部分消化吸收。一般来说,每日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30-50g左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适当调整,但要避免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特殊,要更加注重营养的均衡和合理调整。要确保摄入足够的能量来满足生长需求,同时严格控制脂肪摄入,可选择脂肪含量低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脱脂牛奶、鱼肉(脂肪含量相对较低的鱼类)等。
2.营养补充剂的使用
可以考虑补充外源性的脂肪酶制剂。在成人中,根据病情需要可在进食脂肪类食物时补充适量的脂肪酶制剂,以帮助消化脂肪。但对于儿童患者,使用脂肪酶制剂需要非常谨慎,因为儿童的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要严格遵循儿科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且要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防止出现不良反应。同时,还可以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因为脂肪酶低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通过补充这些维生素来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根据年龄和体重来准确补充脂溶性维生素,避免过量导致中毒等不良反应。
三、针对慢性胰腺炎的治疗
1.病因治疗
如果是酒精性慢性胰腺炎,患者必须严格戒酒,长期饮酒会持续损伤胰腺,加重胰腺的炎症和外分泌功能的减退。对于自身免疫性慢性胰腺炎,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调节药物进行治疗,但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对于儿童和老年患者,要更加关注药物对生长发育、肝肾功能等方面的影响。例如,儿童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影响身高增长等,需要在医生的严密监测下使用,并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
2.控制胰腺炎症
使用药物来控制胰腺的炎症反应,如使用胰酶抑制剂等。但药物的使用要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选择。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都有严格的要求。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存在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在使用药物时要考虑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情况,避免药物蓄积中毒。
四、定期监测与随访
1.脂肪酶等指标监测
要定期监测脂肪酶水平以及其他相关指标,如血常规、生化指标(包括血糖、肝肾功能等)、腹部影像学检查等。通过定期监测来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的变化。对于儿童患者,要更加频繁地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因为慢性胰腺炎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通过监测身高、体重、营养指标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营养支持措施。
2.生活方式管理随访
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长期随访和管理。对于成年患者,要持续强调戒酒、规律饮食等重要性;对于儿童患者,要与家长密切配合,监督儿童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确保儿童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促进病情的稳定和康复。例如,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不健康的高脂肪食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