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过敏性鼻炎流鼻涕症状,可从避免接触过敏原、鼻腔冲洗、药物治疗、改善生活环境等方面入手。识别并避免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等过敏原,用生理盐水等冲洗鼻腔,合理使用抗组胺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等,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并保持空气流通。
一、避免接触过敏原
1.识别过敏原:如果是过敏性鼻炎导致流鼻涕,首先要通过过敏原检测等方式明确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原如花粉(不同季节有不同致敏花粉,春季可能是树花粉,秋季可能是草花粉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等。对于有明确花粉过敏史的人群,在花粉传播季节,如春季和秋季,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通常是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如果必须外出,应佩戴具有防花粉功能的口罩。对于尘螨过敏的人群,要保持居住环境清洁,经常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可使用防尘螨的床罩、被套等,室内湿度保持在50%以下,因为尘螨喜欢潮湿的环境。对于动物毛发皮屑过敏的人群,应避免饲养宠物或者尽量不让宠物进入卧室等生活区域。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由于对环境的探索性强,更容易接触到过敏原,家长要更加细心观察儿童在接触某些环境或物品后是否出现鼻炎流鼻涕加重的情况,从而及时识别过敏原并采取防护措施。老年人可能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功能有所改变,在过敏原接触方面也需要密切关注,比如一些老年人可能对原本不过敏的物质在老年后产生过敏反应,要及时调整生活环境以避免接触过敏原。
二、鼻腔冲洗
1.冲洗方法及原理: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进行鼻腔冲洗。通过冲洗可以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分泌物等,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一般可以使用鼻腔冲洗器进行冲洗,将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注入一侧鼻腔,使其从另一侧鼻腔流出,或者从后鼻孔流入咽部吐出。每天可以进行1-2次鼻腔冲洗。对于儿童来说,要选择合适的儿童型鼻腔冲洗器,控制好冲洗的压力,避免过于用力导致儿童不适甚至损伤鼻腔黏膜。
2.不同人群的应用:成年人可以较为自主地掌握鼻腔冲洗的方法和力度,而儿童需要在家长的协助下进行,要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冲洗液,并且注意冲洗过程中的安全。老年人进行鼻腔冲洗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因为身体平衡等问题导致摔倒等意外情况。
三、药物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
1.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可缓解过敏性鼻炎引起的流鼻涕等症状。但对于儿童,要谨慎使用,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体重等情况进行合理用药评估。老年人使用抗组胺药物时,要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嗜睡等副作用,因为老年人可能本身行动不便,嗜睡可能增加跌倒等风险,所以在用药后要注意观察自身反应,必要时调整用药时间等。
2.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能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缓解流鼻涕等症状。儿童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时,要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使用,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疗程,因为长期不恰当使用可能对儿童的鼻腔黏膜发育等产生一定影响。老年人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时,要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局部刺激等不良反应,如鼻腔干燥、鼻出血等,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鼻腔情况。
四、改善生活环境
1.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室内温度在22℃-25℃左右,湿度在40%-60%之间较为适宜。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以减少鼻腔黏膜受到的刺激,降低鼻炎流鼻涕的发作频率。对于有空调的房间,要定期清洁空调滤网,避免滤网滋生细菌、灰尘等加重鼻腔刺激。儿童房间要特别注意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因为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过于干燥或过于潮湿的环境都可能诱发鼻炎。老年人对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较为敏感,要根据季节等情况及时调整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比如冬季可以使用加湿器保持一定湿度,夏季使用空调保持适宜温度。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次通风15-30分钟,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减少室内过敏原、灰尘等的积聚。在通风时要注意避免让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直接吹到冷风,可选择在避风的时段进行通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