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帮助鼻炎患者去寒,需从多方面入手。保暖防寒是基础,要保持室内适宜温度并根据气温合理穿衣;饮食调理辅助去寒,适当吃温热性食物、避免寒凉食物;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去寒,选择慢跑、快走、瑜伽等适度运动并注意相关事项;中医理疗辅助去寒,可艾灸迎香穴、风池穴等,也可用具有散寒通窍作用的中药熏蒸鼻腔。
一、保暖防寒是基础
环境方面: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2℃~25℃左右较为舒适,对于有鼻炎且需去寒的人群,可使用空调等设备调节室内温度,避免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或寒冷天气时,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外出要注意佩戴口罩,口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冷空气直接刺激鼻腔。
穿着方面:根据气温及时增添衣物,特别要注意头部和颈部的保暖,因为头部暴露在冷空气中容易导致鼻腔受影响,例如可以选择戴帽子、围巾等。对于儿童来说,要根据其活动量合理穿衣,避免因活动后出汗再受冷而加重鼻炎去寒的难度;对于老年人,本身体温调节功能相对较弱,更要注意及时增添衣物保暖。
二、饮食调理辅助去寒
温热性食物选择:适当食用一些温热性质的食物,如生姜、大葱、桂圆等。生姜具有散寒解表的作用,可将生姜切成片煮水饮用,对于缓解因寒邪引起的鼻炎不适有一定帮助,但要注意适量,避免过度食用引起上火等情况;桂圆性温,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对于体质偏寒的鼻炎患者可以适当食用,但对于有湿热症状的人群则不宜过多食用。
避免寒凉食物:尽量减少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生鱼片等。这些食物容易加重体内的寒邪,不利于鼻炎去寒。例如,大量食用冷饮可能会使鼻腔血管收缩,加重鼻塞等鼻炎症状。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控制冷饮等寒凉食物的摄入,因为儿童的脾胃功能相对较弱,过多食用寒凉食物容易影响脾胃功能进而影响身体对寒邪的抵御能力;对于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鼻炎患者,在选择温热性食物时要注意食物的糖分含量等情况,避免因饮食不当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三、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去寒
适合的运动方式:选择一些适度的运动,如慢跑、快走、瑜伽等。慢跑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使身体微微发热,有助于驱散体内的寒邪,一般每次慢跑时间可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速度以自己感觉舒适为宜;快走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运动方式,能够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对于鼻炎患者去寒有帮助,每天坚持快走30分钟左右;瑜伽中的一些体式,如拜日式等,能够通过身体的伸展和呼吸调节,促进气血流通,帮助身体去寒,但要注意在运动过程中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疲劳。
运动注意事项:运动时要注意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在寒冷的户外剧烈运动后立即进入寒冷环境。例如,运动后身体出汗,此时如果马上进入空调房间或接触冷空气,容易导致寒邪再次入侵。对于儿童,运动时要有人陪伴,并且选择适合其年龄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不宜过大,运动后要及时擦干汗水并增添衣物;对于老年人,运动要更加谨慎,避免运动导致血压波动等情况,运动前后要做好热身和放松活动。
四、中医理疗辅助去寒
艾灸:可选择艾灸迎香穴、风池穴等穴位来辅助去寒。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艾灸迎香穴能够起到通利鼻窍的作用;风池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艾灸风池穴有助于驱散风寒之邪。艾灸时要注意控制温度,避免烫伤皮肤,一般每次艾灸10~15分钟左右。对于儿童进行艾灸时要特别小心,因为儿童皮肤娇嫩,可选择温和灸的方式,并且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艾灸某些穴位可能会有风险,要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是否进行艾灸。
中药熏蒸:可以使用一些具有散寒通窍作用的中药进行熏蒸。例如,使用辛夷、苍耳子等中药煮水后进行熏蒸鼻腔,辛夷具有散风寒、通鼻窍的功效,苍耳子也有散风除湿、通鼻窍的作用。中药熏蒸时要注意温度,避免烫伤,一般熏蒸温度控制在40℃~50℃左右较为合适。在进行中药熏蒸时,要根据不同人群调整熏蒸的时间和中药的剂量等,儿童进行中药熏蒸时要更加谨慎,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