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失眠对人体多系统会造成不良影响并引发多种疾病,在心血管系统方面,会使交感神经兴奋致血压升高,增加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等发病风险;神经系统方面,会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力减退等,还易引发头痛;精神心理疾病方面,易引发焦虑症、抑郁症;免疫系统方面,会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增加感染性疾病发生频率,加重自身免疫病病情;内分泌系统方面,会干扰内分泌节律,影响激素分泌,出现体重波动、月经不调等问题。同时,特殊人群需格外注意,老年人因身体机能弱,长期失眠风险更高,应规律作息、放松身心;孕妇长期失眠影响自身及胎儿,勿自行用药;儿童及青少年长期失眠影响生长发育、认知功能等,应建立良好睡眠习惯,避免使用有副作用药物。
一、心血管系统疾病
长期失眠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血压升高,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研究显示,长期失眠人群患高血压的几率比正常睡眠人群高出30%左右。同时,失眠引发的血压波动,还会加重心脏负担,提高心律失常、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有数据表明,失眠人群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二、神经系统疾病
1.认知功能障碍:长期失眠会影响大脑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干扰神经递质的平衡,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等认知功能障碍。对老年人而言,长期失眠可能加速认知功能衰退,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研究发现,失眠的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比睡眠正常的老年人高出23倍。
2.头痛:失眠会使大脑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引发脑血管痉挛,从而导致头痛。这种头痛多为双侧头部的紧箍样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三、精神心理疾病
1.焦虑症:长期失眠容易引发焦虑情绪,当这种情绪持续存在且无法自行缓解时,就可能发展为焦虑症。焦虑症患者常伴有过度担忧、心慌、坐立不安等症状。相关研究表明,失眠人群中焦虑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睡眠人群。
2.抑郁症: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中调节情绪的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等的分泌,使人更容易陷入消极情绪,增加抑郁症的发病风险。据统计,约70%的抑郁症患者伴有失眠症状,而长期失眠人群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群的45倍。
四、免疫系统疾病
睡眠在免疫系统的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长期失眠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使机体的免疫细胞活性降低,免疫球蛋白分泌减少,从而削弱身体的抵抗力。这使得人体更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增加感冒、肺炎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频率。而且,对于本身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长期失眠还可能加重病情,导致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加剧。
五、内分泌系统疾病
长期失眠会干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节律,影响激素的分泌和调节。例如,失眠可能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出现体重波动、疲劳等症状。对于女性而言,长期失眠还可能影响雌激素、孕激素等性激素的分泌,导致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内分泌紊乱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生育功能。对男性来说,长期失眠可能影响雄激素的分泌,出现性功能减退等问题。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本身睡眠质量相对较差,若长期失眠,更易引发上述各类疾病。建议老年人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睡前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可通过散步、听轻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改善睡眠。因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长期失眠带来的健康风险更高,所以改善睡眠对老年人尤为重要。
2.孕妇:孕期失眠较为常见,但长期失眠不仅会影响孕妇自身健康,还可能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孕妇应尽量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采取左侧卧位,避免仰卧压迫下腔静脉影响血液循环。若失眠严重,切勿自行用药,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因为孕期用药可能对胎儿有致畸等风险。
3.儿童及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长期失眠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身体发育。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如固定作息时间、睡前避免使用电子产品等。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长期失眠对其认知功能和情绪的影响更为明显,所以要重视孩子的睡眠问题,若出现长期失眠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且要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副作用的药物来改善睡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