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病因包括遗传因素(家族史致后代发病风险高且女孩发病率高)、胎位因素(臀位产及多胎妊娠易致发病)、激素因素(母体激素水平变化影响胎儿髋关节发育);检查方法有新生儿和婴儿期的观察法(观双侧髋关节外观及活动)、Ortolani试验(弹入试验)、Barlow试验(弹出试验),幼儿期的Allis征(Galeazzi征)、单腿站立试验,还有影像学检查的X线检查(测髋臼角等)和超声检查(6个月内婴儿首选,评估髋关节发育)。
一、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因
1.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时,后代发病风险增高。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该病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若一级亲属中有患病者,小儿发病几率比正常人群显著升高。这可能与基因的突变或遗传基因的传递有关,导致髋关节发育相关的结构和功能出现异常。
性别方面,女孩发病率高于男孩,这也可能与遗传背景中相关基因在性别上的表达差异有关。
2.胎位因素:
胎儿在子宫内的胎位异常是重要病因之一。如臀位产的胎儿,发生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概率明显增加。这是因为臀位时胎儿髋关节所受的压力和机械环境与正常胎位不同,影响了髋关节的正常发育。在子宫内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臀位胎儿的髋关节处于过度屈曲、外展受限的状态,不利于髋关节的正常形成。
多胎妊娠的小儿发生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几率也相对较高,可能与子宫内空间相对狭窄,胎儿之间相互影响,导致髋关节发育异常的机会增加有关。
3.激素因素:
在胎儿发育后期,母亲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胎儿髋关节的发育。如胎儿在子宫内时,母体的某些激素水平异常,可能干扰了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发育,使关节囊、韧带等结构松弛,增加了髋关节脱位的风险。
二、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检查方法
1.新生儿和婴儿期检查
观察法:
观察双侧髋关节的外观,正常情况下双侧髋关节皮肤皱褶对称,患侧可能出现皮纹不对称,患侧腹股沟纹和臀部纹较健侧上移。
髋关节活动检查,将婴儿仰卧位,屈曲双侧膝关节和髋关节,正常时两侧膝关节外侧可平放在检查台上。若一侧膝关节外侧不能平放在台上,提示髋关节外展受限,可能存在髋关节脱位。
Ortolani试验(弹入试验):
操作方法:患儿仰卧,助手固定骨盆,检查者一手握住患儿膝关节,使髋关节屈曲90°,另一手握住股骨远端,将大腿逐渐外展、外旋。若听到或感到“弹响”,表示股骨头从髋臼后缘滑入髋臼内,即为Ortolani试验阳性,提示可能存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该检查对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较为可靠,因为此阶段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相对松弛,容易出现弹响。
Barlow试验(弹出试验):
操作方法:患儿仰卧,助手固定骨盆,检查者一手拇指置于患儿大腿内侧小转子处,其余手指放在大转子处,将大腿内收、内旋,同时在大转子处施加压力。若感到股骨头从髋臼内脱出,出现“弹响”,则Barlow试验阳性,提示髋关节不稳定,有脱位的倾向。此检查需谨慎操作,避免造成患儿损伤。
2.幼儿期检查
Allis征(Galeazzi征):
操作方法:患儿仰卧,屈膝90°,双足平放于检查台上,观察双膝高度。若一侧膝关节低于另一侧,即为Allis征阳性,提示较低侧的髋关节有脱位或半脱位。这是因为髋关节脱位时,患肢因股骨头向上移位,导致屈膝时膝关节位置降低。
单腿站立试验:
操作方法:让患儿单腿站立,正常时对侧骨盆上升;若患侧单腿站立时,对侧骨盆不能上升反而下降,即为单腿站立试验阳性,提示患侧髋关节有脱位或不稳定。该检查适用于18个月以上能站立的幼儿。
3.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对于怀疑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X线检查是重要的确诊手段。通过拍摄骨盆正位片,可以测量髋臼角、股骨头骨骺与髋臼的相对位置等指标。正常新生儿髋臼角约为30°-40°,1岁时约为23°-28°,3岁时约为20°左右。当髋臼角增大时,提示髋臼发育不良。同时,观察股骨头骨骺的位置,正常情况下股骨头骨骺应位于髋臼内,若股骨头骨骺位于髋臼外上方,则提示髋关节脱位。对于6个月以上的患儿,X线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髋关节的结构异常。
超声检查:
对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超声检查是首选的影像学方法。通过超声可以观察髋关节的软骨结构、股骨头的位置以及髋臼的形态等。利用超声检查可以早期发现髋关节的发育异常,尤其是对于新生儿和小婴儿,超声检查无辐射,能较好地评估髋关节的稳定性和发育情况,是早期诊断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重要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