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表现症状分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部分性发作含单纯部分性发作(运动、感觉、自主神经、精神性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伴意识障碍及自动症),全面性发作有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强直期、阵挛期)、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阵挛性发作、强直性发作、失张力发作,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症状有差异且生活方式等会影响发作,发作需及时就医诊治。
一、部分性发作
1.单纯部分性发作
运动性发作:多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的不自主抽动,常见于一侧眼睑、口角、手指或足趾等部位,可从局部开始,逐渐向周围扩展,若放电扩展至对侧脑部可引起全身性发作。例如,某患儿可能出现一侧手指的抽动,然后逐渐蔓延至整个手部甚至上肢。其发生与大脑局部神经元异常放电有关,不同部位的神经元放电会导致相应部位的运动症状。
感觉性发作:可表现为躯体感觉或特殊感觉异常。躯体感觉异常如针刺感、麻木感等,可发生在身体的某一部位;特殊感觉发作如视觉性(看到闪光、亮点等)、听觉性(听到嗡嗡声等)、嗅觉性(闻到特殊气味等)、味觉性(尝到特殊味道等)发作。这是由于大脑感觉皮层区域的神经元异常放电,干扰了正常的感觉信号传导所致。
自主神经性发作:可出现面色苍白或潮红、多汗、瞳孔散大、呕吐、腹痛、肠鸣等症状。这是因为大脑自主神经相关区域的神经元放电影响了自主神经功能。例如,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经检查发现是癫痫的自主神经性发作引起。
精神性发作:表现为各种精神症状和认知障碍,如记忆障碍(似曾相识或旧事如新感)、情感异常(恐惧、愤怒等)、错觉(视物变大或变小、听声变强或变弱等)、复杂幻觉等。这与大脑颞叶等相关精神认知区域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有关,影响了正常的精神和认知功能。
2.复杂部分性发作
主要特征是伴有意识障碍,发作时患儿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反应能力下降。同时可伴有自动症,如反复咂嘴、咀嚼、舔舌、拍手、无目的行走、重复简单动作等。这些自动症是大脑边缘系统及颞叶病变所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影响了大脑的意识和运动控制相关区域,导致出现看似有目的但实际上无目的的动作。例如,患儿可能在发作时无意识地重复洗手动作。
二、全面性发作
1.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
强直期:患儿突然意识丧失,跌倒在地,全身骨骼肌持续性收缩,表现为眼球上翻、喉部痉挛发出尖叫、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呼吸暂停等。此期持续数秒至数十秒,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广泛异常放电,导致全身骨骼肌强直性收缩。
阵挛期:紧接着进入阵挛期,全身肌肉发生有节律的抽动,由强直期的持续收缩转为一张一弛的交替收缩,可伴有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阵挛频率逐渐减慢,持续-段时间后发作停止,此期是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肌肉交替收缩舒张的结果。发作后患儿常进入昏睡状态,清醒后可有头痛、乏力等不适。
2.失神发作
多见于儿童和少年,典型表现为突然发生和突然终止的意识丧失,持续数秒(一般5-20秒)。发作时患儿正在进行的活动突然中断,两眼凝视,呼之不应,可伴有简单的自动性动作,如手中持物坠落等,发作后立即清醒,继续原来的活动,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失神发作是由于双侧大脑同步异常放电引起,主要涉及丘脑-皮质环路的功能异常。例如,在课堂上可能突然出现患儿发呆,手中的笔掉落,几秒钟后又恢复正常听课状态,但自己却不记得刚才发生了什么。
3.肌阵挛发作
表现为快速、短暂、触电样肌肉收缩,可累及全身肌肉,也可局限于某一部位或肌群。例如,患儿可能突然出现某一肢体的快速抖动,或全身突然的快速jerk动作。这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局部或全身肌肉的突发性短暂收缩,与神经元异常同步放电有关。
4.阵挛性发作
仅见于婴幼儿,表现为全身重复性阵挛性抽搐。发作时意识多清楚,与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相比,强直期不明显。其发生机制也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肌肉的阵挛性收缩,是由于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特点,异常放电引起特定的肌肉收缩模式。
5.强直性发作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表现为全身或部分肌肉强烈的持续性收缩,使肢体和躯体固定在某种紧张的姿势,如头眼偏向一侧、角弓反张、肢体伸直等,持续数秒至数十秒。这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肌肉强直性收缩的结果,与相关神经传导通路的异常放电有关。
6.失张力发作
表现为部分或全身肌肉张力突然丧失,导致不能维持原有的姿势,出现猝倒、肢体下垂等情况。例如,患儿可能在站立时突然全身肌肉张力丧失而跌倒,这是因为大脑控制肌肉张力的神经元异常放电,使肌肉张力调节失衡。
不同年龄、性别的癫痫患者症状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癫痫的发作形式可能更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女性癫痫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生理变化时发作可能会有变化,有癫痫病史的患者在疲劳、睡眠不足、饮酒等生活方式影响下发作可能会频繁。对于癫痫患者,一旦出现发作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