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人易惊醒的因素众多,包括生理因素如睡眠周期紊乱、身体不适;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情绪、精神压力过大;环境因素如睡眠环境嘈杂、不适;药物及物质因素如药物影响、咖啡因和酒精刺激;疾病因素如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不同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出现易惊醒情况各有其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
一、生理因素
(一)睡眠周期紊乱
人的睡眠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和快速眼动睡眠期,正常情况下会周期性交替。若睡眠周期紊乱,比如在浅睡眠期时易受到轻微刺激就惊醒,常见于长期作息不规律者,像经常熬夜、倒时差的人群,其睡眠周期被打乱,浅睡眠比例相对增加,就容易出现易惊醒情况。
(二)身体不适引发
1.疼痛相关:身体患有某些疼痛性疾病时,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易惊醒。例如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在睡眠中可能会加剧,从而使人从睡眠中惊醒;还有颈椎病患者,颈部神经受到压迫,也可能在睡眠中因姿势改变等因素引发不适而惊醒。
2.呼吸问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会出现呼吸暂停和呼吸浅慢的情况,导致机体缺氧,进而从睡眠中惊醒,这种情况在肥胖人群中更为常见,因为肥胖可能会导致上气道狭窄,增加呼吸暂停的发生风险。
二、心理因素
(一)焦虑抑郁情绪
1.焦虑症:焦虑症患者常常处于过度紧张、担忧的状态,大脑处于警觉状态,即使在睡眠中也容易被微小的刺激唤醒,并且可能会伴有噩梦等情况。研究表明,约有一半以上的焦虑症患者存在睡眠易惊醒的问题。
2.抑郁症:抑郁症患者除了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核心症状外,睡眠障碍也较为常见,其中易惊醒是比较典型的表现之一。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影响了睡眠的正常调节,导致睡眠浅,容易被惊醒。
(二)精神压力过大
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的人群,如工作压力大的上班族、备考的学生等,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大脑无法得到充分放松,睡眠质量就会受到影响,表现为容易从睡眠中惊醒。例如,长期面临高强度工作任务的人,其体内应激激素分泌增加,会干扰睡眠结构,使睡眠变得浅而易醒。
三、环境因素
(一)睡眠环境嘈杂
突然的噪音或者长期处于嘈杂的环境中,会干扰睡眠。例如居住在靠近马路、工地等噪音源附近的人,睡眠时容易被外界声音惊醒,因为噪音会打破睡眠的连续性,使人从浅睡眠阶段进入清醒状态。
(二)睡眠环境不适
睡眠环境的温度、湿度不合适,或者床铺不舒适等,都可能导致睡眠易惊醒。比如睡眠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让人感觉不适,影响睡眠质量;床铺过硬或过软,不能提供良好的支撑,也会使人在睡眠中频繁改变姿势,容易惊醒。
四、药物及物质因素
(一)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睡眠,导致易惊醒。例如,一些抗精神病药物、某些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等,可能会干扰睡眠的正常进程。此外,长期服用某些降压药等,也可能因药物的副作用影响睡眠,导致睡眠中易惊醒。
(二)物质刺激
1.咖啡因:大量摄入咖啡、茶、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饮品后,咖啡因会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使人的睡眠变浅,容易被惊醒。一般来说,摄入咖啡因后4-6小时内都会对睡眠产生影响,所以晚上应避免大量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品。
2.酒精:睡前饮酒看似能使人很快入睡,但酒精会干扰睡眠的正常周期,使人在睡眠中容易觉醒,而且醒来后会感觉睡眠质量不佳。长期饮酒还会导致酒精依赖,进一步加重睡眠问题。
五、疾病因素
(一)神经系统疾病
1.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会影响脑部的神经功能,导致睡眠障碍,出现易惊醒的情况。例如脑梗死患者,病变部位影响了睡眠相关神经递质的调节,从而引起睡眠易惊醒。
2.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患者除了有运动症状外,睡眠障碍也较为常见,其中包括睡眠中易惊醒。这可能与帕金森病患者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影响了睡眠的正常调节有关。
(二)内分泌疾病
1.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容易出现失眠、易惊醒等睡眠问题。研究显示,约有20%-30%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其中易惊醒是常见表现之一。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出现神经病变,影响自主神经功能,进而导致睡眠障碍。例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能会在睡眠中因脚部等部位的神经不适而惊醒。
对于儿童群体,若出现失眠易惊醒情况,要特别注意其生活环境是否舒适、是否有过度的学习压力等。比如儿童睡前观看刺激性的电视节目可能会导致精神兴奋,引起睡眠易惊醒;对于孕妇,孕期体内激素变化、身体不适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失眠易惊醒,需要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老年人出现失眠易惊醒情况,要考虑是否有慢性疾病影响,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同时老年人的睡眠特点是浅睡眠增多,本身就相对容易惊醒,更要关注其睡眠相关的健康问题,及时排查可能存在的疾病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