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睡眠障碍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来源:民福康

儿童睡眠障碍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心理行为问题高发(情绪不稳定、有心理压力)、生活方式不良(作息不规律、睡前过度兴奋、饮食不当)、患有基础疾病(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特殊年龄阶段(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儿童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

一、心理行为问题高发的儿童

1.情绪不稳定儿童:如处于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的儿童,情绪的波动会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进而干扰睡眠节律。例如,长期焦虑的儿童可能会在夜间出现频繁觉醒、多梦等睡眠障碍表现。这是因为情绪问题会导致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影响睡眠相关神经通路的正常功能。

2.有心理压力儿童:面临学业压力、家庭关系紧张等心理压力的儿童,心理负担会在睡眠时仍持续影响大脑,使得大脑难以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比如,小学生面临考试等学业压力时,夜间可能会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或者睡眠中容易惊醒,这是由于心理压力产生的应激反应持续作用于身体,干扰了正常的睡眠过程。

二、生活方式不良的儿童

1.作息不规律儿童:经常熬夜、白天睡眠时间过长的儿童,容易打乱正常的生物钟。例如,晚上熬夜玩电子设备,导致入睡时间不固定,早晨又不能按时起床,长期如此会使睡眠-觉醒周期紊乱,出现入睡困难、早醒等睡眠障碍。这是因为人体的生物钟是基于固定的作息形成的,不规律的作息会破坏这种内在的节律调节机制。

2.睡前过度兴奋儿童:睡前进行剧烈运动、观看刺激性电视节目或玩电子游戏等会让大脑处于兴奋状态的儿童,难以快速进入睡眠状态。因为这些活动会使大脑皮层持续处于活跃状态,影响褪黑素等促进睡眠的激素分泌。比如,儿童睡前进行1小时以上的剧烈运动后,往往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平静下来入睡,这是由于运动导致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等兴奋物质,短时间内难以消退。

3.饮食不当儿童:睡前过饱或饥饿、摄入含咖啡因食物或饮料的儿童,也容易出现睡眠障碍。睡前过饱会导致胃肠道消化负担加重,引起身体不适从而影响睡眠;睡前饥饿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难以入睡;而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饮料,如巧克力、咖啡、可乐等,其中的咖啡因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兴奋,影响睡眠。例如,儿童在睡前2小时内饮用一杯可乐,可能会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浅等情况。

三、患有基础疾病的儿童

1.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如患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儿童,疾病本身会导致呼吸不畅。哮喘儿童可能会在夜间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从而影响睡眠质量;过敏性鼻炎儿童会因鼻塞、流涕等症状在睡眠中频繁醒来,导致睡眠中断。这是因为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气道狭窄或分泌物增多等情况,干扰了正常的呼吸过程,进而影响睡眠。

2.消化系统疾病儿童:患有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儿童,腹部不适会影响睡眠。例如,消化不良的儿童可能会在夜间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导致睡眠不安稳。这是由于消化系统的不适刺激神经传导,使儿童在睡眠中难以保持舒适的状态。

3.神经系统疾病儿童:患有癫痫、多动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疾病的症状表现会直接干扰睡眠。癫痫儿童可能会在睡眠中发作癫痫,出现抽搐、意识丧失等情况;多动症儿童则往往存在睡眠中多动、易惊醒等问题。这是因为神经系统疾病影响了大脑对睡眠-觉醒周期的调控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

4.内分泌疾病儿童: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儿童,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代谢亢进、交感神经兴奋,出现夜间多汗、烦躁不安、睡眠障碍等表现。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改变了身体的代谢和神经调节状态,影响了睡眠相关的生理过程。

四、特殊年龄阶段儿童

1.新生儿期儿童:新生儿的睡眠-觉醒周期尚未完全建立,容易出现昼夜颠倒的睡眠情况。同时,新生儿对周围环境变化较为敏感,轻微的声响、温度变化等都可能影响其睡眠。例如,新生儿可能在白天睡眠时间较长,夜间清醒时间较多,这是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对睡眠-觉醒的调节能力有限。

2.婴幼儿期儿童:此阶段儿童可能因出牙不适、分离焦虑等原因出现睡眠障碍。出牙时牙龈肿痛会使婴幼儿夜间哭闹不安;分离焦虑的婴幼儿在与主要照料者分离时,会出现入睡困难、夜间频繁醒来等情况。这是因为婴幼儿的生理发育特点(如出牙)以及心理发展需求(如对照料者的依赖)导致睡眠容易受到影响。

3.学龄前期儿童:随着认知发展,可能会出现新的恐惧心理,如害怕黑暗、怪物等,从而影响睡眠。另外,生活环境的变化,如从家庭进入幼儿园,也可能导致睡眠紊乱。比如,有的学龄前儿童因害怕幼儿园的黑暗环境而拒绝入睡,或者在幼儿园新环境中出现睡眠不安的情况。

4.学龄期儿童:学业压力逐渐增大,学习任务加重,容易导致睡眠不足和睡眠障碍。同时,此阶段儿童可能开始接触电子设备,过度使用也会影响睡眠。例如,学龄期儿童每天因写作业、复习等学业活动熬夜,长期下来会形成慢性睡眠剥夺,进而出现睡眠质量下降等问题。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睡眠障碍
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与躯体疾病有关,包括睡眠失调和异态睡眠。睡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调查显示,很多人都患有睡眠方面的障碍或者和睡眠相关的疾病,成年人出现睡眠障碍的比例高达30%。专家指出睡眠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对人体必不可少。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神经紊乱睡眠障碍怎么治疗?
梁保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神经紊乱、睡眠障碍的患者需要及时调节心态,保持愉快的心情。注意劳逸结合,可以在白天加强体育锻炼,晚上睡前洗热水澡或者用温水泡脚,听舒缓的音乐,帮助入眠。患者在睡前四小时应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易兴奋神经的食物,可以在睡前喝一杯温牛奶,提高睡眠质量。患者还需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如若病情严重,需要接受系
神经紊乱睡眠障碍怎么治?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神经紊乱睡眠障碍的患者需要改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白天可以增加户外运动的时间,提高睡眠质量。患者需要放松心情,注意劳逸结合,睡前四小时避免喝咖啡、浓茶,以免兴奋中枢神经,加重病情。患者可以在睡前喝温牛奶、听舒缓的音乐,帮助入眠。如果病情严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谷维素、维生素B1等药
什么是快速眼动睡眠障碍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快速眼动睡眠障碍就是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期的一种睡眠异常现象,常见的临床类型分为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和梦魔。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是指患者在做梦时,全身肌肉都没有放松,且肢体会和梦境中的动作同步进行。而梦魔是指人在睡眠状态时出现似醒非醒的现象,也无法发出声音,无法控制自己行动。出现上述现象后需要及时就诊
抑郁发作的症状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抑郁发作的症状包括情绪症状、认知症状、躯体症状等。 1.情绪症状 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沉、忧心忡忡、唉声叹气、自我评价过低等。兴趣减退或丧失,对以往的爱好和活动失去兴趣,缺乏愉悦感。 2.认知症状 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反应迟钝等。出现自责、自罪观念,患者常对自
早期抑郁症有哪些症状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早期抑郁症会出现情绪低落、失去快乐感、疲劳感、睡眠障碍、食欲改变、自我评价过低等症状。 1.情绪低落 经常感到悲伤、绝望、无助,对以前感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 2.失去快乐感 无法体验到乐趣,即使是平时喜欢的事情也不能带来快乐。 3.疲劳感 经常感到疲劳、精力不足,即使休息也不能缓解。 4.睡眠障碍
鼻息肉会自己好吗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鼻息肉一般不会自己好,需要进行治疗。 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由过敏、感染、阿司匹林不耐受等原因引起。鼻息肉的主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嗅觉减退、头痛等。如果不进行治疗,鼻息肉可能会逐渐增大,甚至堵塞鼻腔,导致呼吸困难和睡眠障碍等严重问题。治疗鼻息肉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抑郁症的表现测试题有哪些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抑郁症的表现测试题有情绪低落与兴趣丧失、焦虑与烦躁、睡眠障碍等,详情如下: 1、情绪低落与兴趣丧失 是否经常感到情绪低落,对平时喜欢的事物失去兴趣? 2、焦虑与烦躁 是否经常感到焦虑不安,容易发脾气? 3、睡眠障碍 是否经常失眠,难以入睡或早醒?是否觉得睡眠质量差,容易醒来? 测试题主要用于初步了解
睡眠障碍会出现神经衰弱吗
李小玲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脑科医院 三甲
目前对神经衰弱这个说法很少,大多认为睡眠障碍可以出现神经衰弱,还可以见于其他的重性精神病。神经衰弱的表现有睡眠障碍,就是精神萎靡、乏力、注意力、记忆力下降。但是睡眠障碍更多见于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早期往往出现睡眠障碍,同时还伴有一些思维方面的障碍,比如幻觉、妄想、情绪、情感淡漠、意志活动减退等,此时还是要到专
睡眠障碍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刘君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对于睡眠障碍的病人除了针对病因去治疗以外,更要注意保证休息时间,要有规律的起居时间,比如晚上睡觉最好在11点以前,不要超过12点,因为人的生物钟它有个规律变化,超过12点已经影响到人的生物钟变化了。其次,要加强锻炼,锻炼对于改善睡眠非常好,无论是跑步,还是做瑜珈或者游泳,这种锻炼都可以很好地去改善睡眠。另外,如果长时间睡眠不足,一定要去找
睡眠障碍该怎么治疗
刘君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首先单纯的睡眠障碍在整个睡觉不好人群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病人都是由于某些疾病而引起来的症状出现的睡眠不好,所以要找到病因,针对病因治疗,比如最多见的是情绪波动、工作疲劳,以及紧张、劳累而造成的睡眠不好或者心理因素,有焦虑、抑郁而出现的睡眠不好。对于这样的病人首先要解决焦虑、抑郁问题,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心理治疗,这方面解决了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吃什么药
李小玲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脑科医院 三甲
首先要到专科医院看医生,医生给予正确的治疗方案,如果是睡眠障碍中的失眠症,可以服苯二氮卓类,比如地西泮、氯硝西泮、劳拉西泮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比如褪黑素药房都有卖的,但是苯二氮卓类属于处方药。如果是睡行症,也就是梦游,这一类的病人除了可以服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氯硝西泮、劳拉西泮,还可以配合口服有镇静作用,也就是睡眠作用抗抑郁药,比如
睡眠障碍会带来哪些危害
李小玲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脑科医院 三甲
睡眠障碍对人们带来的危害有以下方面:第一、睡眠障碍会影响人大脑的判断力、注意力。第二、长期睡眠障碍会引起神经衰弱,严重的睡眠障碍甚至还可以导致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生。第三、长期失眠会影响人的认知功能,使工作效率下降,上班的人工作效率大大下降,学习的人会影响其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第四、长期的睡眠障碍对人体的机能、免疫力也有损害,所以
睡眠障碍有哪些表现
李小玲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脑科医院 三甲
睡眠障碍有以下表现:第一、睡眠质量差,患者虽然睡着了,但是睡眠质量差,第二天醒来好像自己没睡一样,经常晚上睡着了做噩梦。第二、睡眠时间短,包括失眠,失眠有三个方面的表现,首先是入睡困难,入睡困难指的是躺在床上30分钟之内没有入睡;其次是易醒,睡着了很容易惊醒,在夜间醒来两次及两次以上称为易醒;再者是早醒,早醒多伴有焦虑症或者抑郁症,特别是
儿童睡眠障碍怎么治疗
童鹏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儿童睡眠障碍治疗应该寻找病因,进行对症处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长期出现反复的睡眠障碍,应该先找医院做相关的评估,符合标准可以适当给予安定或镇静药物进行治疗。还要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不仅要调整睡眠姿势,也要注意环境的适应,解除患儿的心理隐患,可以通过做游戏、讲故事方法来进行心理疏导,可以增加儿童的运动量,能够促进脑神经递质平衡。
怎么治睡眠障碍
舒志强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睡眠障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和运动疗法。如果属于轻微的睡眠障碍,可积极地采取运动疗法,通常在睡前有氧运动半小时,能够有效地帮助机体进入睡眠。如果是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口服药物,部分患者还可采取针灸方法促使睡眠。
睡眠障碍如何治疗
刘海丽 副主任医师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甲
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和早醒以及睡眠过程中反复醒来,如果是由于入睡困难导致睡眠障碍,首先应该有良好的睡眠习惯,在睡眠之前不可以做剧烈的运动,也不可以让大脑过于兴奋,尽量避免长时间的刷手机。上床之后应熄灯和调低灯光,使心情恢复平静。还可以用热水泡脚、喝热牛奶来诱导睡眠。长时间入睡困难自己不能够调整,可口服安神助眠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如果经常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