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流黄鼻涕可能由细菌感染性鼻炎、慢性鼻炎急性发作、真菌性鼻炎等引起,需通过鼻内镜、鼻窦CT、实验室检查等诊断,可采取鼻腔冲洗、改善生活环境等非药物干预,药物干预则根据病因选用抗生素、抗真菌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等,不同人群在各方面有相应差异需注意。
一、鼻炎流黄鼻涕的原因
(一)细菌感染性鼻炎
1.病因及机制:当鼻腔受到化脓性细菌感染时,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在鼻腔内繁殖,引发炎症反应,刺激鼻腔黏膜分泌大量脓性物质,从而导致流黄鼻涕。例如,急性鼻窦炎常由细菌感染引起,鼻窦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增加,产生黄色或黄绿色的脓性鼻涕。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相对成人更容易发生细菌感染性鼻炎,且如果儿童有腺样体肥大等基础疾病,会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因为腺样体肥大可能影响鼻窦引流,利于细菌滋生。
2.人群差异:成年人如果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或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容易因细菌感染引发鼻炎流黄鼻涕。而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鼻腔黏膜防御能力下降,同样易受细菌感染出现此类症状。
(二)慢性鼻炎急性发作
1.病因及机制:慢性鼻炎患者鼻腔黏膜处于持续炎症状态,当受到外界因素刺激,如受凉、劳累、接触过敏原等,炎症会急性加重。原本慢性炎症下分泌的黏液性质改变,变为黄色脓性鼻涕。比如,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炎症急性发作,出现流黄鼻涕的情况。
2.人群差异: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有慢性鼻炎,儿童可能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发展为慢性鼻炎,老年人慢性鼻炎可能与鼻黏膜退行性变等有关。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都更易出现慢性鼻炎急性发作导致流黄鼻涕。
(三)真菌性鼻炎
1.病因及机制:鼻腔感染真菌后,真菌在鼻腔内生长繁殖,刺激鼻腔黏膜,引起炎症反应,产生黄鼻涕。常见的致病真菌有曲霉菌等。真菌性鼻炎在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中相对更易发生,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免疫力下降,利于真菌滋生。
2.人群差异:糖尿病患者无论年龄大小,若血糖控制不好,患真菌性鼻炎导致流黄鼻涕的风险增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人群,也容易因菌群失调等原因感染真菌引发鼻炎流黄鼻涕,这类人群涵盖各个年龄段。
二、相关检查与诊断
(一)鼻内镜检查
1.检查内容:通过鼻内镜可以直接观察鼻腔内的情况,如黏膜是否充血、肿胀,有无脓性分泌物,鼻窦开口是否有堵塞等。例如,能清晰看到化脓性细菌感染时鼻腔黏膜的充血、肿胀以及黄色脓性分泌物的存在部位。
2.适用人群:所有怀疑有鼻炎流黄鼻涕的患者都可以进行鼻内镜检查,儿童检查时需在合适的麻醉下进行,以保证检查顺利进行,减少患儿不适。
(二)鼻窦CT检查
1.检查内容:对于判断鼻窦炎等情况有重要价值,可以明确鼻窦内是否有炎症、积液、占位等情况。比如能清楚显示急性鼻窦炎时鼻窦内的脓性分泌物充填等情况。
2.人群差异:儿童进行鼻窦CT检查时要注意辐射防护,一般在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才考虑进行;成年人若病情需要,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鼻窦CT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如果是细菌感染导致的鼻炎流黄鼻涕,血常规检查可能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等情况。例如,细菌感染时,机体的免疫反应会使白细胞增多,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来参与防御反应。
2.真菌学检查:对于怀疑真菌性鼻炎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真菌学检查,如鼻分泌物真菌涂片、培养等,以明确是否有真菌感染。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鼻腔冲洗
1.方法及作用: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进行鼻腔冲洗,可以清除鼻腔内的脓性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腔黏膜炎症。一般可以使用鼻腔冲洗器进行冲洗,每天1-2次。对于儿童,要选择合适的儿童型鼻腔冲洗器,冲洗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引起患儿不适。
2.人群差异: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进行鼻腔冲洗,但儿童需要在成人监护下进行,确保冲洗安全。对于鼻腔黏膜有明显破损的患者,要谨慎进行鼻腔冲洗,避免加重损伤。
(二)改善生活环境
1.措施及意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定期清洁室内灰尘、霉菌等。对于有过敏因素的患者,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宠物毛发等。例如,在花粉季节,尽量关闭门窗,减少外出;室内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等。儿童的生活环境尤其要注意清洁,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降低鼻炎发作的风险。
2.人群差异:不同年龄段人群都需要注意生活环境的改善,儿童的生活环境更要注重细节,如选择合适的床上用品,避免使用容易积尘的装饰物等;老年人也需要营造一个清洁、舒适的居住环境,减少鼻炎发作诱因。
四、药物干预原则(仅提及药物名称)
(一)抗生素
如果是细菌感染导致的鼻炎流黄鼻涕,可能会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但使用要严格遵医嘱,根据病情合理选用,避免滥用导致耐药等问题。儿童使用抗生素时要特别注意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抗生素。
(二)抗真菌药物
对于真菌性鼻炎,会使用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等,但使用这类药物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三)鼻用糖皮质激素
可以减轻鼻腔黏膜炎症,缓解鼻塞、流黄鼻涕等症状,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但儿童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要谨慎,需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