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炎是鼻咽部黏膜等的炎症,发病部位在鼻咽部,病因有病毒、细菌感染及环境因素等,局部有鼻咽部干燥灼热疼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全身可有发热头痛等,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治疗分病毒和细菌感染性对症或用抗生素;“鼻炎咽炎”多指鼻腔和咽部炎症,发病部位包括鼻腔及咽部,鼻腔有鼻塞流涕等症状,咽部有异物感等,诊断靠鼻腔和咽部检查,治疗分别对鼻炎和咽炎采取相应药物等治疗,需区分两者并依具体病情及不同人群特点诊疗。
一、定义与发病部位
鼻咽炎:是鼻咽部黏膜、黏膜下和淋巴组织的炎症,发病部位主要在鼻咽部。鼻咽部是鼻腔后面、口咽上方的部位。
鼻炎咽炎:严格来说并没有这个准确的疾病名称,可能是指同时涉及鼻腔和咽部的炎症情况,发病部位包括鼻腔及咽部。
二、病因方面
鼻咽炎
病毒感染:多种病毒可引起鼻咽炎,如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例如,在流感流行季节,感染流感病毒后较易引发鼻咽炎,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更易感染相关病毒导致鼻咽炎。
细菌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容易侵入鼻咽部引发炎症,成年人若长期处于疲劳状态、生活不规律等情况,抵抗力降低,就可能增加细菌感染引发鼻咽炎的风险。
环境因素:长期处于污染的空气环境中,如空气中存在大量粉尘、化学刺激性气体等,会刺激鼻咽部黏膜,导致鼻咽炎发生,在一些工业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居民鼻咽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鼻腔及咽部相关炎症累及情况:如果鼻腔的炎症(如鼻炎)长期不愈,炎症可能蔓延至咽部,引起咽部的炎症反应;反之,咽部的炎症也可能向上累及鼻腔,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炎症的蔓延扩散机制,例如鼻炎患者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部,长期刺激咽部可引发咽炎,而咽炎患者的炎症也可能通过解剖通道影响到鼻腔。
三、症状表现
鼻咽炎
局部症状:鼻咽部干燥、灼热感,随后可能出现疼痛,吞咽时疼痛可能加重;鼻塞,初期可能为单侧鼻塞,随后可发展为双侧鼻塞;流涕,初期为清水样涕,后期可能变为黏液脓涕。儿童患鼻咽炎时,由于表述能力有限,可能会表现出频繁清嗓、鼻塞导致呼吸不畅而张口呼吸等情况。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体温可在38℃左右,儿童体温波动可能相对更明显,若感染较重,发热持续时间可能较长。
鼻炎咽炎相关(实际为鼻腔与咽部炎症表现)
鼻腔症状:主要有鼻塞、流涕等,鼻塞可呈间歇性或持续性,流涕可为清水样、黏液性或脓性,例如过敏性鼻炎患者主要表现为清水样涕、鼻痒、打喷嚏等症状,若合并咽部炎症,可能在过敏性鼻炎基础上出现咽部不适。
咽部症状:咽部可有异物感、灼热感、痒感、干燥感或微痛感等,吞咽时咽部不适症状可能更明显,如慢性咽炎患者常感觉咽部有异物,咳之不出,咽之不下,在过度用嗓、食用刺激性食物后症状可能加重。不同年龄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儿童咽部不适可能表现为不爱进食固体食物等情况。
四、诊断方法
鼻咽炎
体格检查:医生会用鼻咽镜检查鼻咽部黏膜情况,可见鼻咽部黏膜充血、肿胀,有时可见分泌物附着,儿童进行鼻咽镜检查时需注意轻柔操作,避免引起患儿不适。
实验室检查:病毒感染时,血常规可显示淋巴细胞增多;细菌感染时,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C-反应蛋白升高等,通过这些实验室检查辅助判断感染类型,成年人细菌感染时血常规变化相对更典型,而儿童由于免疫反应特点,血常规表现可能不十分典型。
鼻炎咽炎相关(鼻腔与咽部炎症)
鼻腔检查:对于鼻腔的情况,可通过前鼻镜或鼻内镜检查,观察鼻腔黏膜颜色、是否有充血、水肿、分泌物等情况,过敏性鼻炎患者鼻腔黏膜多呈苍白、水肿状;慢性鼻炎患者鼻腔黏膜可呈暗红色、肥厚等表现。
咽部检查:通过间接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咽部,查看咽部黏膜是否充血、有无淋巴滤泡增生等,慢性咽炎患者常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淋巴滤泡增生等表现,不同年龄患者检查时需根据其配合程度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儿童配合度低时可能需要在镇静等辅助下进行检查。
五、治疗原则
鼻咽炎
病毒感染性鼻咽炎:以对症治疗为主,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例如,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方式,若体温超过38.5℃可适当使用退热药物(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儿童使用退热药物需特别注意剂量等安全问题,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
细菌感染性鼻咽炎: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成年人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用药,儿童使用抗生素时要考虑其年龄、体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及给药途径,且要注意抗生素的使用疗程,避免滥用。
鼻炎咽炎相关(鼻腔与咽部炎症)
鼻炎治疗:过敏性鼻炎可使用抗组胺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如抗组胺药物可缓解鼻痒、打喷嚏等症状,鼻用糖皮质激素能减轻鼻腔黏膜炎症、水肿;慢性鼻炎可使用鼻腔减充血剂(短期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等,儿童使用鼻腔减充血剂要谨慎,避免长期使用导致药物性鼻炎。
咽炎治疗:慢性咽炎可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含漱液)、含片(如西瓜霜含片)等缓解症状,注意清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儿童使用含漱液时需防止误咽等情况发生。
总之,鼻咽炎有其相对明确的发病部位、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特点,而所谓“鼻炎咽炎”多是鼻腔与咽部炎症的综合情况,在临床中需准确区分,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的诊断与治疗,同时充分考虑不同年龄、人群的特点采取合适的诊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