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胃癌需从多方面着手,包括保持健康饮食习惯,如合理膳食结构、规律饮食;戒烟限酒;积极治疗胃部疾病,如及时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规范治疗胃溃疡等疾病;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如适度运动、保持良好心态;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胃镜筛查。
一、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1.合理膳食结构
多吃蔬菜水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例如,西兰花中含有萝卜硫素等抗氧化物质,具有一定的防癌潜力;苹果中的果胶等成分有助于肠道健康。建议每天摄入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00克。不同年龄人群需求略有差异,儿童可根据咀嚼和消化能力适当调整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形式,如将蔬菜做成软烂的泥状或碎末状,水果切成合适大小的块状;对于老年人,要注意选择易于消化的蔬菜水果。
减少腌制、烟熏、油炸食品摄入:腌制食品中往往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在人体胃酸等环境作用下可能转化为亚硝胺,这是一种明确的致癌物质。烟熏和油炸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应尽量避免长期大量食用这类食品,如避免每天都吃腌制的咸菜、火腿等,每周食用烟熏食品次数控制在1-2次以内,油炸食品尽量不吃或少吃。
2.规律饮食
定时进餐: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可以维持胃肠道正常的消化节律。例如,每天固定早餐7-8点、午餐11-13点、晚餐18-20点左右进食。对于儿童,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进餐,避免过度喂养或饥一顿饱一顿;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有所减退,更要注意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控制每餐食量:避免过饱饮食,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对于成年人,每餐主食量(谷类)一般为100-150克(生重),可根据体力活动量适当调整,体力活动量较大的人可适当增加主食摄入,体力活动量少的人则相应减少。儿童的食量根据年龄和生长发育需求调整,如学龄前儿童每餐主食量相对较少,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老年人要根据消化能力适当减少每餐食量,防止加重胃肠道负担。
二、戒烟限酒
1.戒烟
吸烟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多种有害物质会损伤胃黏膜,影响胃的正常生理功能,长期吸烟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吸烟者应尽量戒烟,可通过逐渐减少吸烟量、使用戒烟辅助工具(如尼古丁贴片、口香糖等)以及寻求戒烟门诊帮助等方式来戒烟。对于青少年,由于身体还在发育阶段,更要严格避免吸烟,因为吸烟对青少年身体各系统的危害更大,且容易形成吸烟成瘾的习惯。
2.限酒
过量饮酒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黏膜的充血、水肿、糜烂等损伤,长期大量饮酒还可能导致酒精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进而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男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1克酒精相当于约2.5毫升白酒或10毫升黄酒或30毫升啤酒)。老年人肝脏代谢功能下降,更要严格控制饮酒量,尽量不饮酒;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绝对不能饮酒。
三、积极治疗胃部疾病
1.及时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重要致病菌,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会显著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一旦确诊感染幽门螺杆菌,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铋剂)进行治疗,一般疗程为10-14天。不同人群在治疗时需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不良反应,例如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治疗需更加谨慎,要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药物,并密切关注治疗过程中的反应;老年人要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和种类。
2.规范治疗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等疾病
胃溃疡如果不及时规范治疗,可能会反复发作,长期刺激胃黏膜增加癌变风险;萎缩性胃炎属于癌前病变,需要定期随访和规范治疗。对于胃溃疡患者,要按照医生要求规律服用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铋剂等,并且要注意定期复查胃镜等;萎缩性胃炎患者除了规范用药外,要定期进行胃镜检查,观察病情变化,一般建议每年进行1-2次胃镜检查,同时注意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延缓病情进展。
四、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1.适度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助于维持胃肠道的正常功能。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以结合力量训练,每周进行2-3次。儿童每天应保证至少1小时的户外活动和运动时间,可选择跑步、跳绳、踢毽子等适合儿童的运动方式,促进生长发育和增强体质;老年人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身体损伤。
2.保持良好心态
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要学会调节情绪,可通过听音乐、冥想、与他人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不同年龄人群调节情绪的方式有所不同,儿童可以通过玩耍、与同伴互动等方式释放压力;老年人可以参与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等来保持心情愉悦,例如参加老年合唱团、书法班等,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预防胃癌等疾病的发生。
五、定期进行胃镜筛查
1.高危人群定期筛查
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长期患有胃部疾病(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等)的人群、年龄在40岁以上且伴有消化不良等症状的人群属于胃癌高危人群。建议这类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一般高危人群每1-2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对于一般人群,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40岁以后考虑定期进行胃镜筛查,如每3-5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胃部病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