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手术十年后瘫痪是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腰椎手术十年后瘫痪可能由邻近节段退变加速、内固定装置失效、迟发性感染、医源性神经损伤、系统性疾病进展引发。诊断与评估需详细采集病史、进行神经系统查体、开展影像学及电生理检查。治疗上,轻度受损且压迫不严重者适用保守治疗,无效或加重则手术,手术包括内固定翻修术、减压术、邻近节段融合术,感染者需抗感染治疗。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长期用免疫抑制剂者、吸烟者各有注意事项。预防措施与长期管理包括术后康复训练、定期随访、调整生活方式、管理基础疾病。

一、腰椎手术十年后瘫痪的可能原因

1.1.邻近节段退变加速

腰椎融合术后,手术节段活动度丧失,导致相邻椎间盘及小关节承受异常应力,加速退变进程,研究显示,腰椎融合术后10年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可达18%~36%,若退变严重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可能引发迟发性瘫痪,此类患者多表现为渐进性下肢无力、步态不稳,影像学可见邻近椎间盘高度丢失、骨赘形成。

1.2.内固定装置失效

钛合金椎弓根螺钉长期承受生理负荷后,可能因金属疲劳、骨质疏松或应力集中出现松动、断裂,内固定失效后脊柱稳定性下降,椎体间移位或成角畸形可能压迫脊髓,研究指出,腰椎内固定术后10年螺钉松动率约为5%~12%,多见于骨质疏松患者或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者。

1.3.迟发性感染

术后早期感染多在3个月内出现,但低毒性感染可能潜伏数年至十年,形成慢性骨髓炎或硬膜外脓肿,感染灶持续刺激神经组织,导致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此类患者常伴低热、夜间盗汗等全身症状,血沉、C反应蛋白持续升高,MRI可见椎体边缘破坏、硬膜外脂肪间隙模糊。

1.4.医源性神经损伤

术中神经根牵拉、电凝热损伤或误切神经组织,可能遗留隐性神经损伤,随着时间推移,瘢痕组织形成或神经自身修复失败,导致迟发性神经功能恶化,研究显示,腰椎手术神经损伤发生率约为1%~5%,多见于L5~S1神经根,表现为足下垂、踝关节背伸无力。

1.5.系统性疾病进展

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发性硬化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于术后数年进展,累及脊髓或神经根,导致进行性瘫痪,此类患者需完善血糖监测、神经电生理检查及脑脊液分析以鉴别。

二、诊断与评估流程

2.1.详细病史采集

重点询问术后恢复情况、新发症状出现时间及进展速度,了解是否合并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询问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基础疾病史,以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史。

2.2.神经系统查体

评估肌力(采用0~5级分级法)、感觉平面、深反射及病理征,特别注意骶尾部感觉及肛门括约肌功能,若出现鞍区感觉减退、大小便失禁,提示马尾神经受压。

2.3.影像学检查

X线片观察内固定位置、椎体高度及成角畸形,CT三维重建评估骨结构破坏及螺钉位置,MRI明确脊髓受压程度、硬膜外脂肪间隙及神经根水肿情况,必要时行增强MRI排除感染或肿瘤。

2.4.电生理检查

肌电图可定位神经损伤节段,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评估轴突完整性,体感诱发电位检测脊髓传导功能,对鉴别医源性神经损伤与系统性神经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三、治疗原则与方案

3.1.保守治疗

适用于神经功能轻度受损、影像学压迫不严重者,包括卧床休息、支具固定、物理治疗及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需定期复查影像学及神经功能,若3个月内无改善或症状加重,需考虑手术。

3.2.手术治疗

3.2.1.内固定翻修术

针对内固定失效者,需拆除松动螺钉,根据骨量情况选择更粗的椎弓根螺钉或骨水泥强化,必要时延长固定节段,研究显示,翻修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可达60%~75%。

3.2.2.减压术

对脊髓或神经根明显受压者,行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或硬膜外脓肿引流,术中需避免过度牵拉神经组织,术后需密切监测神经功能变化。

3.2.3.邻近节段融合术

对邻近节段退变严重者,可在原融合区上方或下方延伸固定节段,恢复脊柱整体稳定性,但需权衡活动度丧失与再手术风险。

3.3.抗感染治疗

确诊感染者需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疗程需4~6周,若形成脓肿需手术引流,慢性骨髓炎需彻底清创并填充抗生素骨水泥。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4.1.老年患者

因骨质疏松、合并症多,手术风险显著升高,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血糖控制情况,优先选择微创术式,术后需加强抗骨质疏松治疗(如双膦酸盐、降钙素),预防跌倒。

4.2.糖尿病患者

高血糖状态影响伤口愈合及神经修复,术前需将血糖控制在7.8~10.0mmol/L,术后需密切监测血糖,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4.3.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感染风险增加,术前需停用免疫抑制剂1~2周(根据药物半衰期调整),术后需延长抗生素疗程,定期复查炎症指标。

4.4.吸烟者

尼古丁影响骨愈合及神经再生,术前需戒烟至少4周,术后需持续戒烟,补充维生素C及锌促进组织修复。

五、预防措施与长期管理

5.1.术后康复训练

术后早期行直腿抬高、腰背肌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及肌肉萎缩,3个月内避免弯腰提重物,6个月内限制剧烈运动。

5.2.定期随访

术后1年、3年、5年、10年分别复查X线片及MRI,评估内固定状态及邻近节段退变情况,每年进行神经系统查体及电生理检查。

5.3.生活方式调整

控制体重(BMI<24),避免久坐(每30分钟起身活动),选择硬板床睡眠,使用腰围保护(每日佩戴不超过6小时)。

5.4.基础疾病管理

糖尿病患者需将HbA1c控制在7%以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骨质疏松患者需补充钙剂(1000~1200mg/d)及维生素D(800~1000IU/d)。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瘫痪
瘫痪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是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疾病所致。应针对导致随意运动障碍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给予康复治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颈椎病瘫痪的症状有哪些?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颈椎病瘫痪症状主要是上下肢的神经系统症状。在开始时,两下肢的麻木、无力和棉絮状感觉很多见。然后再往严重一点,就会开始表现出走路脚没劲。比较严重的时候,表现出下肢僵硬、行走不稳、走得很重,表现出走路像踩棉花一样的那种感觉。
颈椎病手麻到瘫痪多长时间?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颈椎病从表现出手麻到瘫痪的时间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有可能是几十年,也有可能是几个月甚至几天。单纯的手的麻木并不能判断颈椎病的严重程度,还需要看疾病的病程长短、病人的肌肉力量的减退程度以及影像学的描述,需要积极完善核磁共振检查。有的病人的手麻比较轻微,而有的病人非常重。如果椎间盘突出比较严重并且受到外伤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体征如何鉴别?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体征:瘫痪肢体肌张力减低或消失,呈迟缓性瘫痪,和上运动神经元瘫痪造成的肌张力增高,痉挛性瘫痪明显不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时,瘫痪肢体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征(-。而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腱反射活跃或亢进,病理征(+。而且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是以肌群为主,而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是整个肢体为主。下运
瘫痪病人大小便护理需要注意什么?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瘫痪病人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因此要注意保持病人床铺的清洁干燥平整,此外解决大小便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在病人神志清楚的情况,能自述要大小便的情况之下,可以用比较扁的便盆在床上进行。男病人大小便可以用尿壶、便盆,在解大小便的时候病人仰卧位,在臀部垫一个小布单或者大尿布用来以避免污染床单,要尽力
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会瘫痪吗?
陈名金 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甲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般不会瘫痪。但是强直性脊柱炎属于慢性炎症性的风湿免疫病,病情会进行性的加重,容易引起关节畸形,影响正常的运动功能。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眼部、肾脏、心脏等多个器官并发症。因此患者需要到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风湿药物,比如甲氨蝶呤、柳氮磺砒啶等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疼痛严重
瘫痪治疗方法有哪些?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胃瘫后应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同时应积极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给予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元素,根据病人情况,必要时还应给予血浆或者白蛋白支持。此外病人可以使用潘多立酮、莫沙必利片、西沙比利等促胃肠动力药,可以有效增加胃动力,促进胃蠕动,促进胃肠的排空。待病人胃动力恢复后,可以拔除
腰椎断了会瘫痪吗?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腰椎骨折有可能会导致瘫痪,但是并不是腰椎骨折就一定会造成瘫痪,腰椎骨折可以分为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腰椎附件骨折、脱位骨折等,其中压缩性骨折、腰椎附件骨折一般不会导致瘫痪,压缩性骨折多数患者病情比较稳定,进行保守治疗即可,因为骨折的时候不会损伤脊髓,当骨折伤及骨髓就有可能会发生瘫痪。骨折后要保证充
强直性脊柱炎会瘫痪吗?
陈名金 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甲
强直性脊柱炎一般不会造成瘫痪。瘫痪是指神经受损所导致的肌肉无力、肢体功能减退等,而强制性脊柱炎不会对神经造成损害。但是强直性脊柱炎病情较为严重时,会导致关节、屈伸活动出现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以免疾病加重。
半边瘫痪能治好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半边瘫痪是有可能治好的,但不能使肢体功能恢复正常的水平。病人应当到正规医院的康复科就诊,经过针灸、按摩、推拿、电疗、艾灸、肢体功能训练等方法,同时配合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并保证钙质、蛋白质的补充。
脊髓型颈椎病多久瘫痪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脊髓型颈椎病有瘫痪的可能性,但并不是一定会瘫痪,而多久瘫痪也是因人而异,和患者的疾病发展程度以及选择的治疗方式有一定的关系。有的患者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瘫痪,而有的患者可能受到外伤后突然就瘫痪了。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比较缓慢,会从一开始的局部症状逐渐变为行走困难或胸部出现束带感等不适,患者可能需要拄拐行走。
脑性瘫痪的孩子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常燕群 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三甲
脑性瘫痪的病人有肌张力高的,有肌张力低的,另外有一些偏瘫的,或者是这个有合并症的等等这些,合并有视觉异常听觉异常这种病人,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这个病人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比方说一个病人他的下肢的肌张力特别高,这个病人我们可能要选择包括蜡疗、中药熏蒸、水疗等等这些,当然也包括按摩,这些方法。有一部分可以解决,还有一部分他肌张力特别高的情况下
如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秦广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三甲
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除康复训练外除康复训练外,还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针灸、矫型工具的使用、手术治疗等,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轻度小儿脑瘫,治疗后可以接近正常化,恢复生活。中度和重度只能通过治疗,改善症状,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压迫神经不会瘫痪
李洪亮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
压迫神经后,患者不一定会瘫痪,成人的神经有很多种,临床上将神经系统分成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神经有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以及混合神经、植物神经。瘫痪是运动神经引起功能的障碍,如果所压迫的神经没有运动成分,则患者就不会瘫痪;如果仅仅压迫感觉性神经,则可能会引起感觉障碍;如果压迫到中枢神经,比如脑部、脊髓,一旦压迫到神经中枢,则会引起相应管理区域功
面肌瘫痪术前术后应注意事项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单纯的面肌瘫痪,也就是平时所讲的面神经炎所引起的面肌瘫痪,很少需要做手术治疗,除非是因为长期以后,因为恢复不良而引起了口角痉挛,可以去做神经减压术呃,但是在做神经减压手术之前,其实可以先去肌注肉毒素,如果一定要去做手术治疗,则要做一下术前评估,比如肌电图啊,或者查一下是否有内科系统疾病等。而做完手术之后,还需要遵医嘱服用神经营养的药物,辅
面肌瘫痪早期症状?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面肌瘫痪分为中枢性面肌瘫痪和周围性面肌瘫痪。周围性面肌瘫痪就是面神经炎,在早期一般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受风寒的病史,之后会出现口角歪斜、鼻唇沟不对称等,表现为一侧眼力上下均受到影响。中枢性面肌瘫痪一般只会出现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等症状。
面肌瘫痪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面肌瘫痪有周围性的面肌瘫痪和中枢性的面肌瘫痪。通常周围性的面肌瘫痪需要与面肌痉挛相鉴别诊断,同时还要与重症肌无力做鉴别诊断。而中枢性的面肌瘫痪要明确是脑梗死、脑出血还是肿瘤占位等导致的。也有部分面肌瘫痪会伴有头痛、眼睛发红等表现。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