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疱疹由疱疹病毒科病毒引起可致皮肤黏膜及多种脏器感染分为单纯疱疹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相关其临床表现有初发型和复发型单纯疱疹及带状疱疹的相应表现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包括病毒学和血清学检查治疗原则有一般、抗病毒和对症治疗预防包括单纯疱疹避免密切接触等及带状疱疹接种疫苗等提高免疫力和隔离等。
病毒性疱疹是由疱疹病毒科病毒引起的一类皮肤病,可引起皮肤、黏膜以及多种脏器的感染。疱疹病毒分为单纯疱疹病毒(HSV)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等。
单纯疱疹病毒相关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主要引起口周、鼻腔等部位的疱疹,多通过直接密切接触传播,如与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儿童可能因与患病的成人接触而感染,例如幼儿与患有口唇疱疹的成人亲吻后易被感染。成人也可能因自身免疫力下降,如过度疲劳、发热性疾病等诱因,导致潜伏在体内的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活化而发病。
Ⅱ型单纯疱疹病毒:主要引起生殖器疱疹,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在性生活活跃的人群中易感染,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可能患病,妊娠期女性感染Ⅱ型单纯疱疹病毒可能会在分娩时传染给新生儿,对新生儿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导致新生儿疱疹性脑炎等严重疾病。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相关
初次感染时引起水痘,主要发生在儿童群体,尤其是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儿童。儿童接触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病毒会在体内大量复制,引起发热、皮肤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等症状。成年人如果既往未感染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接触病毒后也可患水痘。而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成年后,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患有恶性肿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过度劳累等情况,病毒会再次活化,引起带状疱疹,表现为身体一侧沿神经分布的簇集性疱疹,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
病毒性疱疹的临床表现
单纯疱疹
初发型单纯疱疹:
疱疹性龈口炎:常见于1-5岁儿童,起病急,有发热、头痛、咽喉痛等全身症状,口腔黏膜出现成簇小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疼痛明显,影响儿童进食。
新生儿单纯疱疹:多为经产道感染Ⅱ型单纯疱疹病毒,出生后1-2周发病,表现为皮肤、口腔、眼部出现疱疹,严重者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发热、嗜睡、惊厥等症状,病死率较高。
复发型单纯疱疹:好发于口唇、鼻周等部位,皮损为群集的小水疱,破溃后糜烂、结痂,病程1-2周,可自行愈合,但容易复发,诱因如发热性疾病、月经、暴晒等。
带状疱疹
发疹前可有乏力、低热、食欲缺乏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持续1-3天,随后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重要特征,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年龄越大,神经痛越明显,部分患者疱疹消退后仍有神经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更久。
病毒性疱疹的诊断
依据临床表现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皮肤黏膜的疱疹形态、分布部位等临床表现来初步诊断。例如,口唇周围簇集性小水疱多考虑单纯疱疹;身体一侧带状分布的簇集性水疱伴神经痛多考虑带状疱疹。
实验室检查
病毒学检查:
涂片检查:取疱疹基底细胞或疱液涂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嗜酸性包涵体,有助于初步判断是否为疱疹病毒感染,但不能区分具体的疱疹病毒类型。
病毒培养:将疱疹液接种到细胞培养中,可分离出单纯疱疹病毒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但培养时间较长,一般需要2-3周。
核酸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疱疹病毒的核酸,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可快速准确地鉴定疱疹病毒的类型。
血清学检查:检测患者血清中疱疹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如单纯疱疹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IgG抗体阳性提示既往感染或潜伏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也可用于诊断水痘或带状疱疹,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具有诊断意义。
病毒性疱疹的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对于疱疹破溃者,可使用生理盐水湿敷,保持局部干燥。
对于疱疹性龈口炎的儿童,由于疼痛明显影响进食,应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的流食或半流食,保证营养摄入。
抗病毒治疗
单纯疱疹:可选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对于初发型和复发型单纯疱疹都有较好的疗效,口服或静脉给药。对于新生儿单纯疱疹,需要静脉使用阿昔洛韦进行治疗。
带状疱疹:应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一般在发疹后24-72小时内开始治疗效果最佳,常用药物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对于年龄较大、病情较重或有并发症的带状疱疹患者,更要及时应用抗病毒药物。
对症治疗
止痛:对于带状疱疹的神经痛,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对于严重神经痛可使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药物。
退热:对于疱疹性龈口炎等伴有发热的患者,体温超过38.5℃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但要注意儿童用药的剂量和禁忌。
病毒性疱疹的预防
单纯疱疹
避免与单纯疱疹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避免接触患者的疱疹液。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毛巾、餐具等物品。对于有复发倾向的患者,应尽量避免诱因,如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当锻炼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新生儿应避免接触患有生殖器疱疹的母亲,产妇如果有生殖器疱疹发作,应采用剖宫产等方式分娩,以降低新生儿感染的风险。
带状疱疹
接种水痘疫苗可以预防水痘,从而减少日后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对于年龄较大、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的人群,可以考虑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对于已经发生带状疱疹的患者,应注意隔离,避免将病毒传染给未患过水痘的儿童和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成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