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损害的症状包括消化系统症状、黄疸、乏力与全身症状、肝区体征、肝功能指标异常等。

1.消化系统症状
肝损害患者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及腹泻等症状,这些表现与肝脏代谢功能下降及胆汁分泌异常有关。
2.黄疸
黄疸是肝损害的典型体征,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及尿色加深。其机制为肝脏处理胆红素能力下降,导致血中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升高。
3.乏力与全身症状
患者常感持续性乏力,活动耐力下降,部分伴发热、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这与肝脏能量代谢障碍及炎症因子释放有关,慢性肝病患者的乏力症状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4.肝区体征
急性肝损害患者可能出现肝区叩击痛,慢性肝病则表现为肝脾肿大、质地改变。例如,肝硬化患者中,约60%可触及肝脾肿大,且伴蜘蛛痣、肝掌等体征。
5.肝功能指标异常
血清转氨酶升高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通常ALT>AST,但酒精性肝病时AST升高更显著。此外,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提示胆汁淤积,白蛋白降低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受损。
不仅如此,B超、CT或MRI可显示肝脏形态变化,如脂肪肝表现为肝脏回声增强,肝硬化则显示肝表面结节、门静脉增宽等特征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