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可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锻炼、手术治疗等方法治疗。

1.药物治疗
疼痛发作时,可遵医嘱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炎症与疼痛,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如果伴随肌肉痉挛,可搭配肌肉松弛剂改善不适,如乙哌立松、替扎尼定等;如果神经根受压出现麻木,可服用营养神经药物促进神经修复,如甲钴胺、维生素B12等。
2.物理治疗
急性期可采用冷敷减轻局部水肿,慢性期则通过热敷、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牵引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通过适度牵引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压力,改善神经受压症状,每次治疗时间与频率需根据病情调整,避免盲目牵引加重损伤。
3.康复锻炼
症状缓解后,需通过锻炼增强腰背肌力量,维持腰椎稳定性。可进行腰背肌训练,如小燕飞、五点支撑法,每次坚持5-10分钟,逐步增加强度;也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改善腰部血液循环,减少骨质增生与椎间盘突出的复发风险。锻炼需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剧烈运动。
4.手术治疗
如果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或出现腰腿疼痛加重、下肢无力、大小便障碍等严重症状,需考虑手术治疗。常用术式包括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去除突出的髓核组织,解除神经压迫;如果伴随椎管狭窄或骨质增生严重,可进行椎管减压术,必要时结合椎间融合术稳定腰椎。手术需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及病情选择合适术式,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逐步恢复腰部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