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主要采用FIGO手术-病理分期,分为Ⅰ期(局限于子宫内膜、浸润深度≤1/2肌层、>1/2肌层)、Ⅱ期(侵犯宫颈间质无/有宫体外蔓延)、Ⅲ期(侵犯盆腔内组织或有淋巴结转移等不同情况)、Ⅳ期(侵犯膀胱/直肠黏膜或远处转移等不同情况),不同分期治疗及关注重点因患者年龄等而异。
Ⅰ期
ⅠA期:肿瘤局限于子宫内膜。这是相对较早的分期,此时癌细胞仅在子宫内膜层生长,尚未侵犯更深层组织。对于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患者,治疗方案可能有所不同。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能会考虑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但需严格评估;对于老年患者,可能直接采取手术切除子宫等相关组织的治疗方式。
ⅠB期: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此时癌细胞已经侵犯到子宫肌层,但未超过肌层厚度的一半。在治疗上,手术仍然是主要的手段,根据手术病理情况可能还需要辅助放疗、化疗等。不同年龄患者身体对手术和后续治疗的耐受程度不同,老年患者要特别关注手术风险及术后恢复情况,可能需要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
ⅠC期: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癌细胞侵犯子宫肌层超过一半,治疗相对更复杂,手术范围可能更大,术后辅助治疗的可能性更高。对于年轻患者,在考虑治疗方案时要综合其生育期望等多方面因素;老年患者则要注重身体整体状况对治疗的承受能力。
Ⅱ期
ⅡA期:肿瘤侵犯宫颈间质,但无宫体外蔓延。癌细胞已经侵犯到宫颈的间质组织,但还没有蔓延到子宫体外。治疗通常需要更广泛的手术,如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等,术后根据情况可能需要辅助放化疗。不同年龄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身体的康复能力有差异,老年患者要注意预防术后并发症,如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
ⅡB期:肿瘤侵犯宫颈间质,伴有宫体外蔓延。癌细胞不仅侵犯宫颈间质,还蔓延到了子宫体外,治疗方案更为复杂,可能需要综合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手段。对于年轻患者,在治疗时要平衡肿瘤控制和生活质量;老年患者则要充分评估身体各器官功能对多种治疗的耐受情况。
Ⅲ期
ⅢA期:肿瘤侵犯子宫外的盆腔内组织(如膀胱、直肠黏膜),或出现盆腔淋巴结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如果侵犯到盆腔内的膀胱或直肠黏膜,治疗难度较大,需要多学科协作制定治疗方案。对于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是重要的环节。不同年龄患者在面对复杂转移情况时,心理和身体的承受能力不同,老年患者可能更需要心理支持和个性化的康复护理。
ⅢB期:肿瘤侵犯阴道上1/3,伴有或不伴有盆腔淋巴结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侵犯阴道上1/3时,治疗需要考虑阴道的处理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不同年龄患者,阴道局部的治疗和整体身体状况的管理都要兼顾,老年患者要注意阴道治疗后的局部护理,预防感染等问题。
ⅢC期:盆腔淋巴结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ⅢC1期为盆腔淋巴结转移,ⅢC2期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治疗中需要根据转移情况制定合适的放化疗方案等。不同年龄患者对放化疗的反应不同,老年患者要密切观察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并及时处理。
Ⅳ期
ⅣA期:肿瘤侵犯膀胱和(或)直肠黏膜,和(或)远处转移(不包括盆腔淋巴结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阴道上1/3转移及肝实质转移)。侵犯膀胱或直肠黏膜属于较晚期情况,治疗非常棘手,多采取综合治疗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不同年龄患者在面对远处转移时,生活质量的维持是重要考量,老年患者可能更注重舒适照护。
ⅣB期:远处转移,包括肝实质转移。出现远处转移时,治疗以姑息治疗为主,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要根据其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姑息治疗方式,老年患者要特别关注治疗对身体机能的影响,尽量减少治疗带来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