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由病毒感染等引起,有全身和局部症状,病程1-2周,靠症状病史及实验室检查诊断;过敏性鼻炎因接触过敏原引发,有鼻部症状无全身症状,反复发作,靠病史、体格检查及过敏原检测诊断,两者在症状表现、病因、病程特点和诊断方法上均有不同。
过敏性鼻炎:主要是接触过敏原后引发的鼻部炎症,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主要症状为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症状发作与接触过敏原相关,脱离过敏原后症状可明显减轻或消失。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可能更易出现揉鼻、挖鼻等行为,因为鼻痒较为明显;成年人则可能更关注鼻塞对生活、工作的影响。
病因
感冒: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引起,受凉、过度劳累等因素可降低人体免疫力,从而增加感冒的发病风险。不同性别、年龄人群都可能患病,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会增加感冒的易感性,有慢性病史的人群,如糖尿病、心脏病等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也更容易患感冒。
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常见过敏原包括花粉(如春季的柳树、杨树花粉,秋季的蒿草花粉等)、尘螨、动物皮屑、霉菌等。有过敏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不同性别患病概率无明显差异,但不同年龄人群对过敏原的接触情况不同,儿童可能对室内尘螨、宠物皮屑等过敏更为常见,而成年人可能对花粉过敏更突出。生活环境中过敏原的暴露情况是重要影响因素,如居住环境潮湿易滋生霉菌,室内饲养宠物等都可能增加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几率。
病程特点
感冒:病程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起病较急,初期为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如鼻塞、流涕等,随后可能出现全身症状,之后随着身体免疫系统的作用,症状逐渐减轻,整个过程持续时间相对固定,多数在1-2周。例如健康成年人患普通感冒,一般1周左右症状基本缓解,身体恢复正常。但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老年人或患有慢性肺部疾病的人,感冒病程可能会延长,且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等。
过敏性鼻炎:病程呈反复发作性,症状发作与接触过敏原时间相关。如果持续接触过敏原,症状会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脱离过敏原后,症状可迅速缓解。不同年龄人群病程特点可能受生活环境中过敏原接触情况影响,儿童如果长期处于有过敏原的环境中,可能会反复出现过敏性鼻炎症状,影响其生长发育和学习生活;成年人如果工作环境或生活环境中过敏原无法有效避免,也会出现常年反复发作的情况。
诊断方法
感冒:主要依据症状表现和病史进行初步诊断,一般结合患者有受凉等诱因,出现鼻塞、流涕、发热等全身和局部症状即可初步考虑感冒。必要时可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升高。例如患者有受凉史,出现发热、鼻塞、咳嗽等症状,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偏高,基本可诊断为病毒性感冒。
过敏性鼻炎: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过敏史、家族过敏史、症状发作与环境的关系等)、体格检查(查看鼻黏膜情况,可能出现鼻黏膜苍白、水肿等表现)以及过敏原检测。过敏原检测方法有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皮肤点刺试验是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过敏原液体滴于患者前臂,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果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则会在15分钟内出现皮肤红肿、风团等阳性反应。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则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异性IgE抗体水平来判断患者是否对某种过敏原过敏。不同年龄人群在过敏原检测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不同,儿童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时要严格控制过敏原的剂量,避免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老年人进行检测时要考虑其身体状况,可能需要更谨慎的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