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阵痛有非药物和药物方法。非药物方法包括呼吸技巧(浅呼吸、深呼吸、拉玛泽呼吸法等)、体位改变(走动、坐姿或半卧位、趴跪姿势等)、按摩(腰部按摩、背部按摩等)、心理干预(冥想与放松、家人陪伴鼓励等);药物缓解阵痛需医生评估指导,有笑气吸入(起效快、停药恢复迅速,特殊情况谨慎用)、硬膜外镇痛(有效缓解剧痛、不影响活动,有禁忌证且需专业医生操作)。
浅呼吸:产妇可在宫缩开始时,进行缓慢、浅的呼吸,每次呼吸时间较短,约1-2秒,能在宫缩初期帮助放松身体。例如,在宫缩开始的第一阶段,通过这种浅呼吸方式分散注意力,减轻对疼痛的敏感度。
深呼吸:当宫缩强度增加时,可采用深呼吸,深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缓慢呼气,每次呼吸持续时间可延长至3-5秒。这种呼吸方式有助于放松腹部肌肉,缓解因宫缩引起的腹部紧张感。
拉玛泽呼吸法: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呼吸技巧训练方法,包括廓清呼吸、浅而快的呼吸、喘息呼吸和哈气呼吸等不同阶段的呼吸方式,能帮助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根据宫缩情况调整呼吸,有效应对阵痛。不同孕周的产妇都可以在产前进行拉玛泽呼吸法的练习,以更好地在分娩时应用。
体位改变:
走动:产妇在分娩室内或病房内适当走动,如在家人陪同下缓慢踱步,有助于利用重力作用,促进胎儿下降,同时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缓解阵痛。对于有一定活动能力且无特殊病史(如严重心脏病等)的产妇适用。
坐姿或半卧位:产妇可以采取坐姿或半卧位,依靠在床上或椅子上,放松身体,调整呼吸,这种体位可能会使产妇感觉更舒适,减轻阵痛带来的不适。对于身体较为疲惫但仍有一定体力的产妇比较合适。
趴跪姿势:产妇采取趴跪的姿势,将胸部贴近床面,膝盖与臀部保持垂直,这种姿势可以改变胎儿的位置和先露部对产道的压迫,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阵痛。但对于有前置胎盘等特殊情况的产妇则不适用,需要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可以采取该体位。
按摩:
腰部按摩:家人或助产士可以用双手适当力度按摩产妇的腰部,从腰部两侧向中间轻轻揉搓,或用指压的方式按压腰部的一些穴位,如肾俞穴等,有助于缓解腰部因宫缩引起的酸痛感,从而间接减轻阵痛。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根据产妇的感受调整。
背部按摩:按摩产妇的背部,从肩部下方开始,沿着脊柱两侧向臀部方向按摩,这种按摩可以放松背部肌肉,缓解背部的紧张,对减轻阵痛有一定帮助。对于背部肌肉紧张明显的产妇效果较好,但如果产妇有背部的外伤或疾病等情况则需要谨慎操作。
心理干预:
冥想与放松:产妇通过冥想的方式,专注于自身的呼吸和内心的平静,排除外界干扰,放松身心。例如,产妇可以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处于一个宁静的环境中,如海边、森林等,通过这种心理暗示来减轻对阵痛的感知。不同性格和心理状态的产妇都可以尝试冥想放松,对于心理压力较大、容易紧张的产妇可能效果更明显。
家人陪伴鼓励:家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始终陪伴在身边,给予言语上的鼓励和精神上的支持,让产妇感受到关爱和力量,从而增强其应对阵痛的信心,减轻疼痛带来的焦虑情绪。家人的陪伴对于产妇的心理安抚非常重要,尤其是丈夫的陪伴,能让产妇在心理上更有依靠。
药物缓解阵痛方法(需在医生评估和指导下使用)
笑气吸入:笑气是一种吸入性麻醉剂,产妇通过面罩吸入笑气,可以起到镇静和镇痛的作用。它的起效快,停药后恢复也比较迅速。一般在宫缩开始时由产妇自行吸入,能有效缓解阵痛,但对于有呼吸系统疾病等特殊情况的产妇需要谨慎使用,医生会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适合采用笑气吸入镇痛。
硬膜外镇痛: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药物镇痛方法,通过在硬膜外腔放置导管,持续或间断注入镇痛药物。它可以较大程度地缓解分娩时的剧烈疼痛,同时不影响产妇的活动能力,便于产妇在宫缩间隙休息。但硬膜外镇痛也有一定的禁忌证,如产妇有凝血功能障碍、穿刺部位感染等情况则不能采用,并且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由专业的麻醉医生进行,以确保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