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慢性盆腔炎有多种症状,疼痛相关有下腹部隐痛、坠胀感且劳累等后加重,还有腰骶部酸痛及性交痛;月经相关表现为月经失调、痛经加重;白带异常表现为白带增多且质地变化;全身症状有低热、乏力、精神不振,部分有神经衰弱症状如失眠多梦等。
一、疼痛相关症状
1.下腹部疼痛
慢性盆腔炎患者常出现下腹部隐痛或坠胀感,这种疼痛程度一般较轻,但会持续存在,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往往会加重。从年龄因素来看,不同年龄段女性感受可能略有差异,年轻女性可能对疼痛的敏感度相对较高,但本质上疼痛表现类似。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女性可能因盆腔血液循环不畅,使慢性盆腔炎相关疼痛症状更易出现且加重。对于有盆腔炎病史的女性,由于盆腔组织已经处于炎症状态,任何可能影响盆腔血液循环或增加盆腔充血的行为都可能诱发或加重下腹部疼痛。
部分患者还会有腰骶部酸痛,这是因为盆腔炎症可波及腰骶部的神经及周围组织,炎症刺激导致腰骶部出现酸痛不适,同样在劳累后症状会更为明显。
2.性交痛
在性生活过程中,由于生殖器官的接触和摩擦,会刺激盆腔内的炎症组织,从而引起性交疼痛。这对于女性的性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可能导致女性对性生活产生恐惧、回避等心理,进而影响夫妻关系。从性别角度看,这是女性特有的因慢性盆腔炎引发的症状表现。对于有慢性盆腔炎的女性,在性生活时应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过度刺激盆腔,但更重要的是积极治疗盆腔炎以缓解症状。
二、月经相关症状
1.月经失调
慢性盆腔炎可能影响卵巢的功能以及盆腔内的血液循环,从而导致月经失调。常见的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或减少,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等。例如,有些患者可能原本规律的月经周期变得提前或推后,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或减少。年龄对月经失调的影响也有所体现,围绝经期女性本身卵巢功能逐渐衰退,若合并慢性盆腔炎,月经失调的表现可能会更加复杂和严重。生活方式上,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的女性,本身就容易出现内分泌紊乱,再合并慢性盆腔炎时,月经失调的情况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有盆腔炎病史且月经周期或经量异常的女性,需要密切关注自身月经变化,及时就医排查是否与盆腔炎复发或病情变化有关。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痛经加重的情况,原本偶尔有痛经的女性,在患慢性盆腔炎后,痛经症状可能会比以往更严重,疼痛持续时间可能延长,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三、白带异常
1.白带增多
慢性盆腔炎会刺激盆腔内的腺体分泌增加,导致白带增多。白带的质地可能会发生变化,可呈脓性、黏液性等。例如,有的患者白带量明显较平时增多,外观上呈现出比较浑浊的状态。不同年龄阶段女性白带增多的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但本质是炎症导致的腺体分泌异常。生活方式方面,不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外阴清洁的女性,容易滋生细菌,加重盆腔炎症,使白带增多的症状更为明显。对于有慢性盆腔炎的女性,应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清洗破坏阴道的正常菌群平衡。如果出现白带增多且伴有异味、颜色异常等情况,提示可能炎症有加重或合并其他感染的可能,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四、其他症状
1.全身症状
部分慢性盆腔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症状,如低热,一般体温在37.5℃左右,很少超过38℃。还可能伴有乏力、精神不振等表现。对于年轻女性来说,若出现长期低热、乏力等情况,除了考虑慢性盆腔炎外,还需要排除其他潜在疾病,但慢性盆腔炎是常见的诱因之一。生活方式不健康,如营养不均衡、缺乏运动的女性,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出现慢性盆腔炎相关的全身症状,并且症状可能持续不缓解。有慢性盆腔炎病史的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增强体质,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来提高自身抵抗力,有助于缓解全身症状和控制病情。
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神经衰弱的症状,如失眠、多梦等,这是因为慢性盆腔炎长期不愈,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理压力,从而影响睡眠和精神状态。女性在面对慢性盆腔炎时,心理状态也很重要,家人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促进病情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