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引发鼻炎需根据不同人群采取相应措施。一般处理包括保持鼻腔清洁、改善环境;针对感冒要休息饮食,必要时合理选药;鼻炎症状缓解可局部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用抗组胺药物;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有各自注意事项,儿童要密切观察呼吸,老年人用药要考虑基础疾病,孕妇用药需谨慎咨询。
一、一般处理措施
1.保持鼻腔清洁
年龄与生活方式因素:对于儿童,可使用生理盐水鼻喷雾剂进行鼻腔冲洗,每日可进行2-3次。儿童鼻腔黏膜娇嫩,选择合适压力的鼻喷雾剂很重要,以避免对鼻腔造成损伤。成人也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或洗鼻器清洗鼻腔,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病原体等,改善鼻腔通气。
原理:生理盐水可以湿润鼻腔黏膜,稀释黏液,促进黏液排出,减轻鼻腔炎症反应。
2.改善环境因素
年龄与生活方式因素: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使用加湿器,湿度保持在40%-60%为宜。对于有过敏因素参与感冒后鼻炎的患者,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例如,在花粉季节,尽量关闭窗户,减少外出;对于尘螨过敏者,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
原理:适宜的湿度环境有助于维持鼻腔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避免干燥刺激鼻腔。避免接触过敏原可减少过敏反应引发的鼻炎加重情况。
二、针对感冒的治疗
1.休息与饮食
年龄与生活方式因素:感冒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充足的休息,儿童可能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来促进身体恢复。饮食上要给予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如橙子、苹果等),保证营养均衡。对于儿童,要注意食物的易消化性,避免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
原理:充足的休息有助于机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来对抗感冒病毒,合理的饮食可以提供身体修复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机体抵抗力。
2.对症治疗感冒药物的选择
非药物干预优先原则:首先采用非药物干预,如上述的休息、饮食等。如果感冒症状较明显,如发热、头痛等,对于成人可以考虑使用含有缓解鼻充血、减轻鼻塞等成分的复方感冒药,但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等情况。对于儿童,要谨慎选择药物,优先选择儿童专用的感冒药物剂型。
原理:部分复方感冒药中的成分可以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症状,但需根据个体情况合理选择,尤其儿童由于其生理特点,药物代谢等与成人不同,更要谨慎。
三、鼻炎症状的缓解
1.局部用药
年龄因素:对于儿童,可使用儿童专用的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剂,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儿童剂型),但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使用的剂量和疗程。成人也可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鼻用糖皮质激素,它可以减轻鼻腔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原理:鼻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鼻腔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鼻腔黏膜的水肿、充血,从而缓解鼻炎症状。
2.抗组胺药物
年龄与特殊人群因素:对于过敏因素导致的感冒后鼻炎,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儿童可选择氯雷他定糖浆等儿童适用的抗组胺药物,成人可选择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但要注意,抗组胺药物可能会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对于驾驶员、机械操作者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人群要谨慎使用。
原理:抗组胺药物可以阻断组胺与受体的结合,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鼻炎症状,如打喷嚏、流涕等。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感冒引起鼻炎时,要密切观察其呼吸情况,因为儿童鼻腔相对狭窄,鼻炎可能导致鼻塞加重,影响呼吸。如果儿童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同时,在使用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剂量,避免自行用药过量。
2.老年人
老年人感冒引起鼻炎时,要注意其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一些治疗感冒或鼻炎的药物可能会对老年人的基础疾病产生影响,如部分复方感冒药中含有伪麻黄碱等成分,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所以老年人在选择药物时要咨询医生,根据自身基础疾病情况合理用药。
3.孕妇
孕妇感冒引起鼻炎时,用药要非常谨慎。很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在选择药物时要咨询妇产科医生和耳鼻喉科医生。一般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来缓解鼻炎症状,如鼻腔冲洗等,如果必须用药,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