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湿疹与阴茎疱疹在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面存在不同。病因上,阴茎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致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阴茎疱疹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经性接触传播;临床表现中,阴茎湿疹急性期以丘疱疹等为主、易渗出,慢性期苔藓样变易复发,阴茎疱疹原发性有潜伏期、先烧灼感后起疹等,复发性有前驱症状且轻;实验室检查里,阴茎湿疹无特异性,必要时斑贴试验等辅助,血常规急性期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增高,阴茎疱疹可做病毒抗原、核酸、抗体检测;治疗上,阴茎湿疹避诱因、局部依皮损选药,儿童用弱效制剂,阴茎疱疹抗病毒,局部清洁干燥用药,性活跃人群注意性伴侣同治。
一、病因方面
阴茎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内部因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等精神改变,以及感染病灶、新陈代谢障碍和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外部因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阴茎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也可诱发。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男性因阴茎部位特殊的生理结构及生活习惯等因素,也可能罹患,无明显性别特异性的绝对高发倾向,但男性若有上述诱发因素接触史等情况时易患病。
阴茎疱疹: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引起,HSV分为Ⅰ型和Ⅱ型,阴茎疱疹主要由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通过性接触传播,性活跃的人群更容易感染,尤其是有多个性伴侣或不洁性行为者,性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年龄上多见于性活跃的青中年人群。
二、临床表现方面
阴茎湿疹: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急性期表现为阴茎部位红斑基础上的密集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出现小水疱,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楚,因瘙痒剧烈,患者常搔抓,导致糜烂、渗出、结痂;慢性期阴茎皮肤肥厚、表面粗糙,皮纹加深,呈苔藓样变,颜色暗红或色素沉着,皮损边缘较清楚,病情时轻时重,延续数月或更久。任何年龄男性阴茎部位均可出现相应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因身体状况等差异,可能在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有一定不同,比如儿童皮肤更娇嫩,可能渗出等急性期表现更明显,而成人可能慢性期表现相对突出。
阴茎疱疹:原发性阴茎疱疹潜伏期为2-14天,发病时阴茎部位先有烧灼感,很快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成群的红色丘疹,迅速变为小水疱,数日后变为脓疱,破溃后形成糜烂或浅溃疡,自觉疼痛,最后结痂自愈,病程约2-3周。复发性阴茎疱疹多在原发性感染后1-4个月内复发,复发前局部常有前驱症状,如烧灼感、针刺感等,复发时症状较原发性轻,病程较短,皮损局限,一般在1-2周内痊愈。性活跃人群中发病相对更常见,不同年龄性活跃人群均可患病,但青中年因性活动频繁等因素相对更易发生。
三、实验室检查方面
阴茎湿疹:一般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主要通过临床表现诊断,必要时可进行斑贴试验等检查寻找过敏原等辅助诊断,血常规检查可能在急性期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表现。各年龄男性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时,结果依据具体病情有所不同,儿童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等时需考虑其皮肤耐受性等情况。
阴茎疱疹:可进行单纯疱疹病毒抗原检测、核酸检测、抗体检测等。抗原检测可直接检测病变部位的单纯疱疹病毒抗原;核酸检测能特异性检测单纯疱疹病毒的核酸,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抗体检测中,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IgG抗体阳性提示既往感染或慢性感染。不同年龄患者进行这些检查时,操作及结果判读需考虑年龄因素对检测的影响,比如儿童样本采集等需更谨慎操作。
四、治疗方面
阴茎湿疹:一般需避免各种可疑致病因素,发病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及饮酒,避免过度洗烫。局部治疗根据皮损情况选用不同剂型的外用药,急性期无渗出时可用炉甘石洗剂,渗出多时可用3%硼酸溶液冷湿敷;慢性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等。各年龄男性患者治疗时需考虑年龄差异,儿童皮肤薄嫩,应选用弱效糖皮质激素制剂,成人可根据病情选用合适强度的药物,同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情况。
阴茎疱疹:主要是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需尽早应用,原发性疱疹可口服阿昔洛韦,疗程7-10天;复发性疱疹可口服伐昔洛韦,疗程5天。局部治疗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可外用3%阿昔洛韦软膏、1%喷昔洛韦乳膏等。性活跃人群治疗时要注意性伴侣的同时检查和治疗,避免交叉感染,不同年龄患者用药时需考虑年龄对药物代谢等的影响,比如儿童用药需严格按照体重等计算剂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