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与出血热的区别一般包括病原体不同、传播途径不同、临床表现不同等。

1.病原体不同
鼠疫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是一种细菌感染;出血热由汉坦病毒引起,属于病毒性感染,两者病原体类型完全不同,治疗所用药物也存在本质区别。
2.传播途径不同
鼠疫主要通过鼠蚤叮咬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患病动物体液或呼吸道飞沫传播;出血热主要通过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分泌物,或吸入含病毒的气溶胶传播,鼠蚤不是主要传播媒介。
3.临床表现不同
鼠疫起病急,表现为高热、寒战、剧烈头痛,可出现淋巴结肿大、肺部炎症,严重时引发感染性休克;出血热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伴随头痛、腰痛、眼眶痛,即“三痛”症状。
若出现高热、出血、淋巴结肿大等疑似症状,且有鼠类接触史,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接触史,以便快速明确诊断。两种疾病均为烈性传染病,延误治疗可能危及生命,需尽早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