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血症与败血症可以从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等方面进行鉴别。

1.病理机制
败血症核心是致病菌进入血液并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发全身感染,强调“细菌入血”这一关键环节;脓毒血症则是在感染基础上,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由败血症进展而来,更侧重“炎症失控累及全身”,即使血培养未检出细菌,如果存在明确感染灶且伴随多器官炎症反应,也可能诊断为脓毒血症。
2.临床表现
败血症多表现为高热、寒战、皮肤瘀点等典型感染症状,症状相对集中于感染相关表现;脓毒血症病情更重,除感染症状外,常伴随器官功能障碍,如呼吸急促、血压下降、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部分会进展为感染性休克,症状更偏向全身多系统受累。
3.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
败血症诊断需依赖血培养阳性,明确检出致病菌,同时伴随白细胞、C反应蛋白等感染指标升高;脓毒血症诊断无需依赖血培养结果,重点关注感染指标异常(如降钙素原升高),结合胸部CT、超声等检查确认感染灶,且存在器官功能损伤的客观证据(如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指标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