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在临床上的分期通常包括0期(原位癌)、Ⅰ期(局限子宫体)、Ⅱ期(侵犯宫颈)、Ⅲ期(扩散至盆腔)、Ⅳ期(远处转移)等。

1、0期(原位癌)
0期子宫内膜癌为原位癌阶段,癌细胞仅局限于子宫内膜层内,未突破基底膜,未侵犯子宫肌层或宫颈。此阶段通常无显著症状,多通过体检或偶然发现子宫内膜增厚后进一步检查确诊。
2、Ⅰ期(局限子宫体)
Ⅰ期癌变局限于子宫体,根据浸润深度分为ⅠA期(浸润深度<子宫肌层1/2)和ⅠB期(浸润深度≥子宫肌层1/2)。患者可能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月经紊乱,但尚未扩散至宫颈或子宫外组织。
3、Ⅱ期(侵犯宫颈)
Ⅱ期癌变已突破子宫体范围,侵犯宫颈间质,但未超出子宫颈黏膜。此时患者可能出现下腹坠胀感或持续性腹痛,运动时疼痛加重,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血尿或血便(偶发)。
4、Ⅲ期(扩散至盆腔)
Ⅲ期癌变扩散至子宫外但未超出真骨盆,分为ⅢA期(侵犯子宫浆膜层或附件)、ⅢB期(侵犯阴道或宫旁组织)和ⅢC期(存在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常出现盆腔疼痛、排尿困难,肿瘤可能压迫周围器官导致功能障碍。
5、Ⅳ期(远处转移)
Ⅳ期为最晚期,分为ⅣA期(侵犯膀胱或直肠黏膜)和ⅣB期(远处转移至肺、肝、骨等器官)。患者可能出现消瘦、贫血、持续性阴道流血或排液,晚期可触及腹部包块,合并感染时可能发热。
子宫内膜癌的分期需结合手术病理、影像学及临床症状综合判断,早期发现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建议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尤其关注异常阴道出血、月经紊乱等症状。若确诊子宫内膜癌,应尽快就医,根据分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或激素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