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手术是治愈唯一有效方法,术前需用α受体阻滞剂等控制血压等,药物治疗有α、β受体阻滞剂等,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妊娠期患者有不同考虑,术后要监测血压、激素水平及预防处理并发症。
一、手术治疗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引起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手术切除是治愈的唯一有效方法。对于能够耐受手术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手术。手术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包括使用α受体阻滞剂来控制血压,使血压稳定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同时补充血容量等。例如,常用的α受体阻滞剂有酚苄明等,通过阻断α受体,使过度增高的血压得到控制,一般需要服用数天至数周,直到血压稳定、临床症状改善后再进行手术。
二、药物治疗
1.α受体阻滞剂
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与α受体结合,从而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如酚妥拉明,可用于嗜铬细胞瘤患者手术过程中控制突发的高血压危象。
适用情况:在手术前准备阶段使用,用于控制血压,改善临床症状,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也可作为长期控制血压的药物,但长期使用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如体位性低血压等。
2.β受体阻滞剂:需要在使用α受体阻滞剂之后加用,因为单独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会由于β受体介导的舒血管效应被阻断而使血压进一步升高。例如,在使用α受体阻滞剂后,加用普萘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来控制心率等症状,但要注意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前必须先用α受体阻滞剂使血压下降,否则可能会引起高血压危象。
三、特殊人群的考虑
1.儿童患者
儿童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相对较少见,但一旦确诊,手术治疗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手术前的准备同样需要严格控制血压,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在药物使用上需要更加谨慎,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根据儿童的体重等情况调整药物剂量等,但要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在手术前评估时要更加全面,除了控制血压外,还需要评估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药物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使用α受体阻滞剂时要注意老年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需要缓慢调整药物剂量,并密切观察患者的体位变化时的血压情况;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时要注意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因为老年患者心脏功能可能相对较弱。
3.妊娠期患者
妊娠期发生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相对罕见。治疗上需要权衡手术和药物治疗对胎儿的影响。手术一般选择在妊娠中期进行,因为妊娠早期手术可能增加流产风险,妊娠晚期手术可能增加早产风险。药物治疗方面,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酚苄明等,但需要在医生的严密监测下使用,密切观察母亲和胎儿的情况。
四、术后管理
1.血压监测
术后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因为部分患者在术后短期内可能仍存在血压波动。一般每1-2小时监测一次血压,直到血压稳定。如果出现血压升高,需要分析原因,可能是残留的肿瘤组织、手术应激等因素引起,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必要时再次使用降压药物等。
2.激素水平监测
术后需要监测儿茶酚胺等激素水平,以了解肿瘤是否完全切除。如果激素水平仍异常升高,可能提示有残留的肿瘤组织,需要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3.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术后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要注意观察伤口情况,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对于出血等情况,需要及时发现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再次手术止血等。同时,要注意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等情况,因为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有体液的丢失等情况,需要及时补充和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