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脊髓损伤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运动功能障碍如四肢瘫痪、肌肉力量减退;感觉功能障碍如感觉减退或丧失、感觉过敏;反射异常如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体温调节紊乱、二便功能障碍;呼吸功能障碍如呼吸肌麻痹等。
四肢瘫痪:颈脊髓损伤严重时可导致四肢运动功能丧失,这是因为颈脊髓是支配四肢运动的神经传导通路的重要部分,损伤后神经传导被阻断。例如,颈髓C4-T1节段损伤可能会影响上肢和下肢的运动,使得患者无法进行抬手、握物、行走等基本运动。不同节段的损伤导致的瘫痪范围有所差异,如颈髓C5损伤主要影响肩部及上臂的运动,C6损伤影响前臂及腕部运动等。
肌肉力量减退:损伤平面以下的肌肉力量会明显下降,患者可能表现为抬不起胳膊、走不了路等。这是由于脊髓损伤后,神经对肌肉的支配功能受到影响,肌肉失去有效的神经冲动刺激,导致肌力减弱。比如,颈脊髓损伤患者可能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轻松提起重物,行走时也会出现步态不稳、行走费力的情况,且随着损伤时间延长,若未得到有效康复,肌肉力量减退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出现肌肉萎缩等情况。
感觉功能障碍
感觉减退或丧失:受伤平面以下的皮肤感觉会出现异常,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等减退或丧失。例如,患者可能无法感知衣物的触碰,对冷热刺激的感知也变得不敏感。这是因为脊髓中的感觉神经纤维受损,无法将皮肤等部位的感觉信号正常传导至大脑。不同患者由于损伤程度和节段不同,感觉障碍的范围和程度也不一样,有的患者可能只是局部皮肤感觉异常,而有的患者可能从颈部以下整个身体的感觉都明显减退或丧失。
感觉过敏:部分颈脊髓损伤患者在损伤平面以下可能会出现感觉过敏现象,即对原本正常强度的刺激产生过度的感觉反应。比如,轻微的触碰就会让患者感到剧烈疼痛等不适。这可能是由于脊髓损伤后神经传导通路紊乱,导致感觉信号的处理出现异常。
反射异常
深反射亢进:损伤平面以下的深反射,如膝跳反射、跟腱反射等会出现亢进现象。正常情况下,深反射是由脊髓反射弧介导的,当颈脊髓损伤后,脊髓的正常调节功能被破坏,深反射失去了上级中枢的抑制,从而表现为反射亢进,反射幅度增大、频率加快等。例如,医生进行膝跳反射检查时,患者的膝关节会出现过度的快速伸展反应。
病理反射阳性:如巴宾斯基征等病理反射可能呈阳性。这是因为脊髓损伤后,锥体束受损,失去了对脊髓反射的正常抑制作用,导致出现异常的病理反射。病理反射阳性提示脊髓的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是颈脊髓损伤的重要体征之一。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体温调节紊乱:颈脊髓损伤可能导致患者体温调节功能失常,出现体温异常。由于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热或低体温的情况。例如,在夏季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体温迅速升高,且不易通过散热等方式降低体温;而在冬季,又可能出现体温偏低的状况。这是因为脊髓损伤影响了自主神经对血管舒缩、汗腺分泌等调节体温的功能。
二便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或潴留。脊髓损伤后,控制膀胱和直肠的神经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膀胱和直肠的排空功能异常。例如,膀胱可能无法正常收缩排尿,出现尿潴留;或者膀胱失去控制,出现不自主排尿,即大小便失禁。男性患者还可能出现性功能障碍,这也是由于自主神经受损影响了生殖系统的神经调节功能。
呼吸功能障碍
呼吸肌麻痹:颈脊髓损伤平面较高时,可能会影响到呼吸肌的功能,导致呼吸肌麻痹。例如,颈髓C3-C5节段损伤可能会累及膈神经,而膈神经是支配膈肌的主要神经,膈肌麻痹会严重影响呼吸功能,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需要依赖呼吸机维持呼吸。这是因为呼吸肌的运动由脊髓发出的神经支配,脊髓损伤后神经传导中断,呼吸肌无法正常收缩和舒张,从而影响通气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