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索静脉曲张是精索内蔓状静脉丛异常扩张、伸长和迂曲可致疼痛不适及进行性睾丸功能减退的男性不育常见原因,解剖因素、生理因素可致其发病,有疼痛、不育等症状,可通过体格检查、超声检查、精液分析诊断,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等情况,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对育龄、儿童及青少年、老年男性影响及注意事项不同需分别关注。
一、定义
精索静脉曲张是指精索内蔓状静脉丛的异常扩张、伸长和迂曲,可导致疼痛不适及进行性睾丸功能减退,是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
二、发病机制
1.解剖因素:精索内静脉长,呈直角进入肾静脉,血流阻力大;左侧精索内静脉受乙状结肠压迫;精索内静脉瓣发育不全、缺失等,导致血液回流受阻,从而引发静脉曲张。
2.生理因素:青壮年性机能较旺盛,阴囊内容物血液供应丰富。另外,长久站立,增加腹压也是发病因素。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疼痛:多表现为阴囊坠胀、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区,站立、行走时加重,平卧休息后缓解。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
不育:精索静脉曲张可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导致精子数量减少、活力降低、畸形率增高,从而引起男性不育。据统计,约40%-80%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伴有不育。
2.体征:体检时可发现阴囊内蚯蚓状曲张的静脉团,站立时明显,平卧后可缩小或消失。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一般站立位检查,可见患侧阴囊明显松弛下垂,视诊可见扩张、迂曲的静脉似蚯蚓状。触诊时可摸到曲张的静脉团,平卧后曲张静脉可缩小或消失,valsalva试验可使曲张静脉更明显。
2.超声检查:是诊断精索静脉曲张的重要方法。可清晰显示精索静脉的直径、血流情况等。一般认为精索静脉内径大于2mm,valsalva试验时静脉内径大于3mm,即可诊断为精索静脉曲张。而且超声检查还能评估睾丸的大小、结构等情况,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对睾丸功能的影响。
3.精液分析:对于怀疑有不育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液分析是必要的检查。精索静脉曲张可导致精子质量下降,如精子密度降低、活力减弱、畸形率升高等。
五、治疗方式
1.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精索静脉曲张,无症状或症状较轻者,以及伴有其他严重疾病不能手术者。主要措施包括:避免长时间站立、久坐,可适当休息并抬高阴囊;使用阴囊托带,以减轻阴囊坠胀不适。
2.手术治疗:是精索静脉曲张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适应证包括:中度及重度精索静脉曲张;伴有不育或精液异常者;有明显症状(如疼痛等)经保守治疗无效者。手术方式主要有开放手术(如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腹腔镜手术、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等。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具有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能更精细地结扎精索内静脉,保护睾丸动脉、淋巴管等,对睾丸功能的保护更好。
六、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育龄男性:精索静脉曲张可能影响生育,因此对于有生育需求的育龄男性,若存在精索静脉曲张且伴有不育或精液异常,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等干预措施,以提高生育几率。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长时间站立等加重病情的因素。
2.儿童及青少年:儿童精索静脉曲张相对少见,但也有发生。如果是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其可能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对于轻度的儿童精索静脉曲张,可先采取保守观察,定期复查超声等检查,评估病情进展。如果病情有加重趋势或出现明显症状等,需考虑手术等治疗手段,但手术需谨慎评估,充分考虑对儿童生殖系统发育的影响。
3.老年男性:老年男性患精索静脉曲张相对较少,但也可能出现。对于老年患者,若症状较轻,可采取保守治疗;若症状明显或伴有其他并发症等,需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心肺功能等,再决定是否采取手术等治疗方式,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充分权衡利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