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受伤后颅内出血有多种症状,儿童可能有嗜睡、易激惹等意识改变,喷射性呕吐等;成人可出现短暂意识模糊、昏迷、头痛、呕吐、瞳孔变化、肢体运动障碍等,严重时出现生命体征变化如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呼吸节律改变等,有基础病史者症状可能有不同表现或加重,老年人症状可能不典型或更需警惕。
一、意识障碍
儿童:婴幼儿头部受伤后颅内出血可能表现为嗜睡、易激惹等意识改变。因为婴幼儿自身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仅通过精神状态的变化体现,若家长发现孩子比平时更爱睡觉或者烦躁不安,需警惕颅内出血。
成人:轻度颅内出血可能仅有短暂的意识模糊,严重时可出现昏迷。例如头部受撞击后,很快陷入长时间昏迷状态,这是由于颅内出血导致颅内压升高,压迫脑组织,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进而引起意识层面的改变。
有基础病史者:本身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头部受伤后,颅内出血可能使原有的意识障碍加重,且恢复时间可能更长,因为基础病史会影响大脑对损伤的代偿等功能。
二、头痛
各年龄段:头部受伤后颅内出血常伴有头痛症状。疼痛程度可轻可重,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因为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头痛,但会通过异常的情绪表达出来;成人则会诉说头部有剧烈的胀痛或跳痛等。颅内出血引起的头痛是因为血液刺激脑膜以及颅内压升高牵拉颅内的血管、神经等结构所致。
特殊人群:老年人头部受伤后颅内出血引起的头痛可能不典型,因为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可能下降,或者同时合并其他疾病掩盖头痛表现,所以更需要密切观察其他伴随症状。
三、呕吐
儿童:儿童头部受伤后颅内出血较易出现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这是因为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导致的。比如孩子头部受伤后,没有进食却突然出现呕吐,且呕吐物呈喷射状,这是比较典型的颅内压增高表现。
成人:成人也可出现呕吐,可能在头痛之后出现,同样是颅内压升高引起呕吐中枢兴奋导致。
有基础病史者: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的患者头部受伤后颅内出血出现呕吐时,需注意区分是颅内出血引起还是原有胃肠道疾病复发,因为两者症状可能有相似之处,但颅内出血引起的呕吐往往伴随意识、头痛等其他颅内出血相关症状。
四、瞳孔变化
儿童:儿童头部受伤后颅内出血若影响到动眼神经等结构,可出现瞳孔大小改变。例如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这是由于颅内出血导致颅内压升高,压迫动眼神经,引起瞳孔异常改变。
成人:成人颅内出血时也可出现瞳孔变化,如双侧瞳孔不等大,提示可能有脑疝形成等严重情况。当颅内血肿不断增大,压迫脑组织形成脑疝,就会导致瞳孔相应改变,这是非常危急的情况。
特殊人群:老年人头部受伤后颅内出血出现瞳孔变化时,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病情变化可能更快,一旦发现瞳孔异常需立即就医,因为脑疝等情况若不及时处理,病死率较高。
五、肢体运动障碍
儿童:儿童头部受伤后颅内出血影响到运动中枢时,可出现肢体无力、活动受限等情况。比如受伤侧肢体活动减少,或者无法正常活动等。这是因为颅内出血导致相应的脑组织受损,影响了运动神经的传导。
成人:成人可能表现为单侧肢体偏瘫,即一侧肢体无力、不能正常活动等。例如受伤对侧的肢体出现运动障碍,这是由于颅内出血的血肿压迫了对侧的运动中枢相关区域。
有基础病史者:本身有肢体运动相关疾病的患者,头部受伤后颅内出血引起的肢体运动障碍可能与原有疾病叠加,导致运动功能障碍更明显,康复难度可能增大。
六、生命体征变化
各年龄段:颅内出血导致颅内压升高时,可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呼吸节律改变等生命体征变化。例如血压比平时升高,心率相对变慢,呼吸变得不规则等。这是人体的一种代偿机制,但也是病情严重的表现,因为正常的生命体征平衡被颅内出血打破。
特殊人群:新生儿头部受伤后颅内出血时,生命体征变化可能更不典型,需要医护人员密切监测。因为新生儿自身调节能力较弱,颅内出血容易迅速影响生命体征,所以对于新生儿头部受伤,即使看似症状不重,也需严格观察生命体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