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厌食症该怎么治疗

来源:民福康

儿童厌食可通过饮食调整(规律进餐、控制零食)、心理行为干预(营造良好氛围、行为疗法)、运动干预、病因治疗(疾病、药物因素)及特殊人群(婴幼儿、大龄儿童)注意事项来改善,饮食要多样规律、控制零食,营造轻松进餐氛围并树立榜样,用奖励等行为疗法,增加活动量,治疗原发疾病和调整可能致厌食药物,婴幼儿按需喂养添加辅食保安全,大龄儿童关注心理与合理安排饮食。

一、饮食调整

1.规律进餐

对于儿童,应制定固定的进餐时间和地点,一般每天安排3-4次正餐和1-2次加餐。例如,早餐可安排在7-8点,午餐11-12点,晚餐18-19点,加餐可在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3-4点。这样有助于儿童建立正常的胃肠道消化节律,促进食欲。

保证每餐食物的多样性,包括谷类、蔬菜、水果、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豆类等)。以谷类为例,每天应摄入适量的大米、面条等,提供碳水化合物作为能量来源;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如每天应保证摄入200-300克蔬菜和100-150克水果,蔬菜可选择不同种类搭配,如绿叶菜、根茎类等,水果可选择当季新鲜的;优质蛋白的摄入能维持儿童的生长发育,如每周可安排2-3次鱼类进食。

2.控制零食摄入

限制儿童食用高糖、高脂肪的零食,如糖果、巧克力、油炸食品等。因为这些零食会占据儿童的胃容量,导致正餐时食欲下降。例如,每天零食的摄入量应控制在少量,如不超过100克,且尽量选择健康的零食,如原味坚果(每天不超过10克)、低脂酸奶等。

二、心理行为干预

1.营造良好进餐氛围

家长在儿童进餐时应保持轻松愉快的氛围,避免在进餐过程中批评或过度催促儿童进食。研究表明,轻松的氛围有助于儿童更好地分泌消化液,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例如,家长可以在进餐时与儿童进行愉快的交流,谈论一些轻松的话题,而不是一直盯着儿童进食或强调必须吃完多少。

家长自身应树立良好的饮食榜样,不挑食、不偏食,让儿童模仿良好的饮食习惯。比如家长自己要积极食用各种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食物,让儿童看到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行为疗法

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如5岁以上),可采用奖励机制的行为疗法。当儿童能够按时完成进餐(如在规定时间内吃完一定量的食物),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如一颗小星星,当积攒到一定数量的小星星时,可以满足儿童一个合理的愿望,如去公园游玩等。这种方式可以逐渐增强儿童对进食的积极态度。

三、运动干预

1.增加日常活动量

鼓励儿童多进行户外活动,每天保证至少1-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例如,可以选择在天气良好的时候,让儿童进行跑步、跳绳、踢球等运动。运动能促进儿童的血液循环,增强胃肠蠕动,从而增加食欲。

减少儿童静坐的时间,如减少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的时间。一般建议儿童每天静坐时间不超过1-2小时,课间休息时应鼓励儿童进行适当的活动,如在教室周围散步等。

四、病因治疗

1.疾病因素

如果儿童厌食是由疾病引起的,如缺铁性贫血、消化不良等,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例如,对于缺铁性贫血的儿童,需要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明确诊断后,补充铁剂等进行治疗;对于消化不良的儿童,可通过腹部超声等检查明确情况后,使用一些有助于消化的药物(但需遵医嘱,非自行用药)来改善消化功能,从而缓解厌食症状。

对于患有慢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的儿童,厌食可能是疾病的一种表现,需要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营养支持等措施来改善食欲,同时要根据儿童的具体病情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确保儿童的营养摄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

2.药物因素

如果儿童因其他疾病正在服用可能导致厌食的药物,应在医生评估下考虑是否调整药物。例如,某些抗生素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反应导致厌食,医生会根据儿童的病情权衡利弊,看是否可以更换药物或调整用药剂量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

对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应尽量纯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能提供充足的营养和免疫物质。如果是人工喂养,应选择适合婴儿年龄段的配方奶粉,并按照正确的冲调方法进行喂养。在添加辅食时,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每次添加新辅食后要观察婴儿是否有不适反应,如皮疹、腹泻等,一旦出现应暂停添加该辅食并及时就医。

婴幼儿的进餐环境要特别注意安全,避免在进餐时有过多干扰因素,如玩具等分散婴儿注意力。同时,要注意餐具的安全性,避免使用有尖锐边角或可能导致婴儿误吞的餐具。

2.大龄儿童

大龄儿童如果因学习压力等因素导致厌食,家长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与儿童进行沟通,了解其学习上的困扰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同时,要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学习强度合理安排饮食,保证其营养摄入满足身体和学习的需求。例如,学习强度较大时,可适当增加一些富含能量和营养的食物,如全麦面包、鸡蛋等,以提供足够的能量支持大脑活动。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厌食症
厌食症是指患者自己有意识的严格控制进食,导致体重下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或出现严重营养不良的一种进食障碍。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厌食症是什么引起的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厌食症主要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生物学因素等。 1.心理因素 例如,过度追求完美、低自尊、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状态可能导致对自身身体形象和体重的过度关注和扭曲认知,从而通过限制饮食来试图达到理想的体型和体重。一些人可能会因为情感问题、压力、创伤等而将注意力转移到控制饮食上,以此作为
厌食怎么办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厌食可以尝试调整心理状、改善饮食习惯、适当增加运动量等进行缓解。 1.调整心理状态 很多厌食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如压力、焦虑、抑郁等。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来缓解这些负面情绪,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心态,从而提高食欲。 2.改善饮食习惯 定时进餐,规律作息,避免过度饥饿或过饱。食
什么是厌食症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厌食症是一种严重的进食障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厌食症的病因复杂多样,可能涉及心理因素,如过度追求完美、低自尊、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社会因素,包括对苗条身材的过度推崇和社会压力;生物学因素,如遗传易感性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患者对进食产生异常的态度和行为。患者由于长期限制进食或过度节食,会出现
脾虚的症状表现
江锋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脾虚的症状表现一般包括食欲减退、胃肠不适、水湿代谢紊乱等。 1、食欲减退 脾虚患者通常食欲减退,不愿意进食,甚至出现厌食症。长时间如此,会导致营养不良、身体消瘦、贫血等问题。 2、胃肠不适 脾虚患者常感到腹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不舒服的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腹泻、便秘、便溏等症状。 3、水湿
暴食症变厌食症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暴食症是有可能变成厌食症的,暴食症和厌食症都是一种饮食失调的症状,如果情况严重建议去附近的医院找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平时要饮食合理,少量进食,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多进行体育锻炼,比如可以外出旅旅游,换一种环境,积极的调理情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厌食症暴食?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病人有厌食症暴食的情况下,也就是病人患有交替性暴食厌食的病症,病人是在厌食后存在大量的进食的现象。病人会表现出暴食和厌食相互交替的一个过程。所以,建议病人及时去医院做一些相关检查,并咨询相关心理医生进行治疗。
暴食性厌食症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如果表现出了暴食症和厌食症交替的现象,可能是由于精神上的问题造成的。可能是由于长时间节食而造成的暴饮暴食现象,但一段时间后由于追求身材而造成厌食。因此还是要保持自身心理的健康,不要暴饮暴食或厌恶进食。
厌食症恶心想吐是什么原因?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厌食伴恶心呕吐可能是由于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或功能性消化不良等造成。如果表现出厌油腻、乏力等表现,还要考虑肝炎,、胆囊炎等肝胆疾病。建议病人完善胃镜,幽门螺杆菌,肝胆彩超,肝功能等检查,以便对症治疗。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厌食症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厌食症主要是靠临床的表现来判断,比如已经表现出了特别不愿意吃饭,过度追求外表的完美,自己明明很瘦,但也认为自己非常的肥胖,甚至经过节食的办法,每天都不吃饭表现出了营养不良、过度消瘦,还是没有办法自控。饮食量非常少,不愿意吃饭,甚至严重的病人表现出了暴饮暴食的问题,暴饮暴食以后又经过催吐、导泻等行为,
厌食症什么原因引起的?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厌食症主要是经过两方面因素所造成。第一种因素就是因为消化功能下降所造成的,这样可以造成消化不良,然后造成食欲不振,甚至达到厌食的症状。此外一种就是心理因素所造成的,正常见于一些减肥人群,在心理上就排斥食物,因此容易造成厌食症的症状表现出,这种情况严重下去就会造成神经系统的损伤。因此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得了厌食症应该挂什么科
陈汶 副主任医师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 三级
如果宝宝得了厌食症,家长首先要选择正规儿童医院或者正规医院儿科、儿童保健科、消化内科就诊,医生会给孩子做全面检查,排除全身疾病,了解是否有喂养不当、饮食行为异常、营养素缺乏以及神经因素等情况。医生明确病因后,通常会根据情况给予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改善小儿厌食的情况。
如何治疗厌食症
陈汶 副主任医师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 三级
治疗厌食症首先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如果发现厌食症患者有原发疾病,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比如是由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引起的疾病,要去积极的治疗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如果在服用抗生素或者其他会影响消化能力,影响胃肠动力的药,首先要停用。如果孩子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要及时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还可以服用可以帮助消化、提高胃动力的药
厌食症该如何防治
陈汶 副主任医师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 三级
厌食症的预防首先要合理的喂养,比如从宝宝出生开始要坚持纯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是除了母乳没有其它的食物。宝宝4到6个月时,要及时给宝宝添加辅食。六个月两周到11个月一周,宝宝可以接受不同质地的食物,给予恰当的味觉、嗅觉、触觉的促进。其次,需要平衡膳食,避免挑食偏食。家长需要养成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并且要耐心的喂养。鼓励宝宝自己进食,培养进食
轻度厌食症如何治疗
王东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对于轻度厌食症,患者应进行心理治疗,必要时给予辅助药物治疗,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紧张等负面的情绪;可通过肠外静脉营养,改善营养不良状态,从而增加体重。此外,患者可应用止吐和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对于厌食症患者,可尝试缓慢进食,寻找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情,从而分散注意力,适当放松,避免压力过大。
怎么治疗厌食症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对于厌食症的治疗,需通过心理咨询治疗方式改善,如认知行为治疗、动力学分析等,通过对事物的本来看法,可采用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判断,能够更好地接纳事物。同时,需要给予相关支持治疗,如体型过于消瘦可适当补充营养,补充维生素等。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注意科学饮食、合理的膳食,给予适合患者的食物,如厌食症患者可出现胃、十二指肠溃疡等,此时需吃温热、柔软
厌食症有什么表现症状?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厌食症的症状为患者拒绝进食或者过分节食,甚至摄入食物后通过过度运动、倒吐、导泻、服用食物抑制药物等方式抑制进食的欲望,从而导致体重减轻、体型消瘦。另外,部分患者表现在过度关心体重,而部分患者表现在饮食习惯改变,经常抱怨体重较重或者过度运动、过度锻炼增加运动量,从而减轻体重。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