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癌的主要区别在于继发因素不同、病理特征不同、恶性程度与预后不同、治疗难度不同等。
1.继发因素不同
侵蚀性葡萄胎全部继发于葡萄胎妊娠,而绒毛癌除可继发于葡萄胎外,还可发生于流产、足月产或异位妊娠后,其来源更广泛。
2.病理特征不同
侵蚀性葡萄胎在子宫肌层内可见水泡样组织及绒毛结构,而绒毛癌的肿瘤组织无固定形态,无绒毛或水泡样结构,仅见成片滋养细胞浸润及坏死出血。
3.恶性程度与预后不同
侵蚀性葡萄胎恶性程度较低,转移较晚,预后较好;绒毛癌恶性程度极高,早期即可通过血行转移至肺、脑、肝等器官,转移范围广,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
4.治疗难度不同
侵蚀性葡萄胎治疗以化疗为主,治愈率较高;绒毛癌若发生多部位转移,治疗难度显著增加,需联合手术、放疗等综合手段。



